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历史架空>大家请我当皇帝> 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832节

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832节

  “如今京师陷落,先帝殉国,当务之急,理当早定大宝,以稳人心,然后再图恢复!”周延儒不由大义凛然道,“卿以为然否?”
  “话是这么个话,理儿是这么个理儿!”卢有德点了点头,随即话锋一转道,“只是此事自有‘肉食者谋之’,我一个残缺之人‘又何间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周延儒不由冷笑道,“先帝既崩,理当即位之人,非先帝子嗣,即福王嫡脉,卿以为然否?”
  “按照礼法,应当如此!”卢有德皱了皱眉头,心中顿时翻起了惊涛骇浪。
  先前周王自立,下诏“勤王”,他就闻着味儿不对。
  结果,他们三人还未来得及下决定,这边周延儒就来了。
  这周延儒到底支持谁,反对谁,又想干什么,值得他谨慎对待。
  “那就好!”周延儒闻言笑了,“如今杨嗣昌、钱谦益两个奸臣,公然舍福王世子,而拥立潞王,岂非谬乎?”
  “这……这二人都是明臣宿儒,想必……想必其中必有深意。”卢有德犹豫了一下,连忙表态道。
  这个遭阉的老狐狸!周延儒暗骂了一声,知道他这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了。
  于是,他只好继续道:“我听说将军与福王有旧,假如……我是说假如哈,假如有机会,将军愿不愿意建一个拥戴之功?”
  “周先生,你到底是什么意思,还请明说!”卢有德听到这里,顿时心里有了三分猜测。但是,他吃不准周延儒的心思,只好单刀直入地问道。
  “没什么意思!”周延儒试探了半天,自度摸着了卢有德几分脉搏,这才图穷匕见道,“如今太子下落不明,唯福王世子,血脉最为接近帝支,当为中国主,卿以外然否?”
  “这……我倒是想支持,可是没有用啊!”卢有德闻言不由叹了口气道。
  到这个时候,卢有德已经大致明白周延儒的意思了。
  他和那福王、福王世子颇有干系,若是条件允许,他当然希望福王世子能够即位,奈何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
  “你有这心就成!”周延儒便笑道,“如今福王世子已在鄙人的帮助之下,逃出凤阳,逃到这汝宁地界来了,你待如何?”
  “什么?”卢有德这才大吃一惊,万万没想到周延儒竟然做出这番事情出来,他犹豫了半晌,这才试探着问道,“这……这合适吗?”
  “有什么不合适?他周王称得,潞王称得,为何福王世子称不得?”周延儒反问道。
  “周王不过依靠吴甡、陈永福一干人等拥护,手底下未必有万余兵马。潞王亦不过依靠杨嗣昌、朱大典手底下万余溃兵。而公公手底下亦不下万人,如何不能为之?”
  那卢有德一听,心道还是这么个理儿!
  想到此处,他不由一咬牙道:“成,这事儿我应了。不过我要先和睢陈总兵骆举、副总兵马爌通一通气儿,不知可否许诺些什么?”
  “自然由公公掌管司礼监,本相执掌内阁,骆举、马爌两位总兵封伯并加将军号!”周延儒不由胡乱许诺道。
  “好,好,好,如此大事可期,帝业可成!”卢有德闻言不由大喜道。
  随即卢有德便先后拜访睢陈总兵骆举、副总兵马爌两人,这两人哪里想得到世上还有天上掉馅饼之事,如何不应?
  待到众人商议完毕,遂请出福王“世子”朱由崧,以崇王府为行宫,在汝宁登基。
  那朱由崧自然也投桃报李,分别册封周延儒为内阁首辅,凤阳镇守太监卢有德为司礼监掌印太监,骆举、马爌二人为忠心伯、赤胆伯,分领两路兵马。
  并发布檄文,斥责周王朱恭枵、潞王朱常淓肆意妄为,僭越妄称,要求其去尊号,上谢罪表。
  此檄文一出,顿时舆论大哗。
  斥责潞王朱常淓、周朱恭枵者有之,辱骂“世子”不守人臣本分,以至于国事大坏者有之,一时间群议纷纷。
  那钱谦益、杨嗣昌见状,不由连忙发布檄文,声称:“‘世子’无德,不孝父母,自走凤阳,以至于父母尽陷贼手,故而不当立,当立者乃贤王朱常淓也”。
  第516章 唐王称帝
  “杨嗣昌误我,杨嗣昌误我!”当吴甡先后接到“潞王”、“世子”称帝的“诏书”以后,顿时明白这一次自己成了千古罪人。
  本来他拥立周王,除了自己那一点小小的心思以外,整体上还是以国事为重。
  依照他的心思,这周王虽然血脉绵远,远离帝支,但是素有贤名。
  开封府一战,周王毁家纾难,倾尽家财,赏赐士卒,这才有了开封城历经八个月不曾陷落的辉煌战绩。
  这一次若得其他人援助,击退“顺贼”,那么周王就会获得巨大的威望,进而整合整个残明势力,收复故都指日可待。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一策如同捅了马蜂窝一般,不仅没有能够招来诸将勤王,反倒一个个学有学样,纷纷拥立宗室,自号正统。
  其实仔细论起来,这吴甡和钱谦益亦有,也是东林党中的一员。
  只是虽然大家都是东林党,奈何内阁首辅的位子只有一个,那只能各凭本事了。
  且不说吴甡如何计较,且说自从朱由崧在汝宁被周延儒、卢有德拥立以来,福王系和潞王系之间矛盾激化。
  双方先是爆发了激烈的骂战,然后各自调兵遣将,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就在这时,福王系内阁首辅周延儒想了一个主意,不由向朱由崧献计道:“湖广巡抚熊文灿,坐拥两万大军,与‘顺贼’得力干将萧擒虎激战了年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若能笼络过来,以陛下为尊,定能让杨嗣昌那厮不战而降。”
  那朱由崧一听,不由大喜,连忙问道:“不知派遣何人去合适?”
  “这……”周延儒一下子就愣住了。
  原来若想说服熊文灿这一股力量,非得周延儒这样身份地位都非同小可之人不可。
  奈何如今周延儒才刚刚成为内阁首辅,生怕离开以后,被人在背后使坏,故而犹豫不决。
  然而,周延儒又知东林党徒甚多,若是自己派不出有分量的说客,又担心熊文灿倒向潞王一系。
  “原吏部郎中吴昌时,不肯附贼,气节超然,可当此行!”周延儒思忖再三,不由谏言道。
  原来这吴昌时本为吏部郎中,由于贪贿巨万,为李自成一干人等所夹,故而深恨义军。
  待到其家财俱没,便连夜逃出了京师,前往凤阳投靠了周延儒。
  如今正是用人之际,那周延儒便把他举荐了出来。
  “好,既然如此,那边派吴昌时前往,任熊文灿为次辅,不知可乎?”朱由崧点了点头,不由问询道。
  “这……可!”周延儒闻言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无奈地点了点头。
  熊文灿久任地方,又兵力雄厚,这让他一时间犹如锋芒在背。
  他沉吟了片刻,又谏言道:“如今正是用人之际,陛下何不宣‘娄东二张’、吴伟业、杨廷枢、陈子龙一干才俊入朝,以示恩宠天下之意?”
  原来直到这时,周延儒这才想起当初投桃报李,准备把支持自己的复社成员拉拢进来,以抗衡实力强劲的熊文灿。
  那朱由崧哪里晓得周延儒这般心思,闻言便一一应了。
  那吴昌时得了诏书,连忙快马加鞭前往襄阳,前去寻那湖广巡抚熊文灿。
  那熊文灿和萧擒虎连战皆北,正在焦头烂额之际,哪里有闲心管他的闲事?
  他看了一眼朱由崧的许诺后,不由开口问道:“可有援兵?”
  “没有。”吴昌时尴尬的摇了摇头道。
  “可有粮饷?”
  “也没有。”
  “那……那可有军械火炮?”
  “更没有……”
  “那你们有什么?”
  “是我们,我们有大义名分,只要我们有了这个,一切都会有的!”吴昌时自信地回答道。
  “好吧,那……那我考虑考虑!”熊文灿犹豫了一下,不由开口逐客道。
  等到吴昌时一走,熊文灿麾下诸将张应昌、尤翟文、许成名一干人等不由纷纷前来拜访。
  那熊文灿坐了主位,把事情简略地说了一遍,然后开口问道:“诸位以为,咱们该怎么办?”
  “这……全凭军门做主!”众人不由纷纷表态道。
  独张应昌身为宿将,有几分威望。
  他在表态以后,又接了一句道:“军门,我倒有个提议。”
  “既然各地已经纷纷拥立宗室,我等何必受他人鸟气?”
  “不如……不如咱们拥立唐王殿下吧!”
  “唐王殿下为人恢宏大度,又贤名传遍士林。”
  “我等奉其为主,正可效刘秀之故事!”
  “这……”熊文灿闻言一愣,顿时不由怦然心动。
  原来这熊文灿不独手中有这两三万兵马,更曾在主政福建期间招降过郑芝龙。
  若是凭借实力,哪个比得上他熊文灿?
  “这个……这个恐怕还要探寻一下唐王的看法。”熊文灿犹豫了片刻,这才开口道。
  众人闻言,不由颇为振奋,连忙纷纷表态道:“全凭军门做主!”
  众人计较已定,当晚熊文灿便备了礼物,前去拜访“做客”在襄阳王府的唐王朱聿键。
  这唐王朱聿键自然也不是什么老实本分之人,闻言不由一喜,随即又正色道:“我本南阳宗室,如今有家难回,有国难依,全凭熊军门做主吧!”
  那熊文灿眼见朱聿键应了,欣喜之余,不忘进言道:“老臣先前主政福建之时,曾招降过大盗郑芝龙。”
  “其麾下有大船三千艘,丁壮不下二十万,可引之为助力。”
  “这……无乃太远乎?”朱聿键闻言一愣,不由有几分怀疑道。
  “远乎哉?不远也!”熊文灿掉了个书袋子,不由笑道,“湖广以南,正是两广。”
  “两广之地,臣亦主政数年,颇有些威望。只要殿下登基之后,遣使招纳,必能纳入囊中。”
  “一旦两广以殿下为尊,便能把福建、两广和湖广连成一片,天下孰能挡之?”
  “好,好,好,此事若成,军门有再造社稷之功也!”朱聿键闻言喜出望外,不由拊掌而笑道。
  在这个时代的湖广、两广再加一个福建之地,大约相当于后世五省范围。
  而且这五省之地,不但富庶不下江浙,更是海陆兼备。
  一旦被整合起来,莫说周王、潞王及世子这些土鸡瓦狗,哪怕是“顺贼”也要掂量掂量。
  众人商议已定,遂于第二日公然称帝,并声称“唐王初生,红光满室。”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