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综合其它>魏晋干饭人> 魏晋干饭人 第237节

魏晋干饭人 第237节

  少年眼泪汪汪的看着赵含章,“多谢三姐姐!”
  他身边的青年和少年们也都略显激动起来,这一路来,这一群虽然吃过苦,却从未饿过肚子的公子们可饿坏了。
  一直沉默的赵程:……
  他看了眼过于活泼的弟子,忍不住开口说他,“赵泽!”
  赵泽立即收起脸上的笑容和眼中的泪水,一脸严肃的站着。
  赵含章还是一脸的心疼和感动,和赵程道:“叔父和兄弟们一路受苦了,我这就让人去给你们准备营帐休息。”
  她转头叫赵宽,“宽族兄,这事由你安排。”
  赵宽一口应下。
  既然来了,那就一起留下,都别走了。
  这一刻,赵宽和赵含章的想法空前一致。
  念头闪过,赵宽一凛,觉得自己变了。
  这是自己的先生和兄弟们,他怎能坑他们呢?
  但……
  目光落在笑眯眯的赵含章脸上,算了,死道友不死贫道吧。
  等把赵程等人哄走,赵含章这才看向陈堡主。
  她舒出一口气,更加温和的和陈堡主说话。
  她的力量就那么大,地方还是得靠陈堡主这样的士绅帮忙治理。
  对方肯收留难民,可见心善,只要有一颗为民之心,那便可用。
  陈堡主名叫陈荫,陈家世代居于此,以前这里是没有坞堡的。
  不过这些年天下不安定,去年石勒被苟晞追杀跑进了豫州,当时他们这一片就被抢过。
  那次之后陈荫就组织大家建了个坞堡,把他们村子给围起来。
  没错,和赵氏坞堡是宗族建造,然后收纳其他人为堡民不一样,陈家坞堡一开始就是村民们共同建的。
  他们势力很小,一个坞堡也就百多户,并没有多少人,不过这段时间他们收了不少难民,现在坞堡里有近千人,哦,除去赵程带来的那些人。
  他们也很困难的。
  陈荫收留这么多难民,自然不是白收留的,根本原因是他们不愿意背井离乡,而附近山上有个山匪窝,他们已经被抢过一次,为了不被抢,他们需要吸纳人手来壮大自己。
  赵含章要是不来剿匪,假以时日,这一片必要形成以山匪和陈家坞堡各自为政的局面。
  但现在赵含章来了,陈荫是很欢迎她的,主要是现在日子太难过了,他感觉自己就要承受不住了。
  天塌下来个高的顶着,他以前是这一片天里最高的个,但现在最高的是赵含章,他一脸忐忑的诉说着自己的为难,希望赵含章能给他指一条明路,并帮助她。
  赵含章认真的听着,表示她一定会帮他们的,豫州治下每一个百姓都是她的子民,她是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的。
  “坞堡既然建起来就没必要拆,以后若再遇外敌入侵,附近的村民都可入内躲避,”赵含章道:“但也没必要再往外扩大,太过劳民伤财。”
  陈荫点头表示认同,建造坞堡花费是真的很大。
  第399章 热烈欢迎
  “这么多人不能都住在里,可以将村庄往外扩大,”赵含章道:“附近的田地都可以耕种,大家时不时的训练一二,和平时只耕种土地,若遇战时,也有一保之力。”
  陈荫听得认真,苦恼道:“但我等只是常人,并不会练兵,而且真留下这么多人,如何安顿也是问题啊。”
  赵含章便笑道:“我会给你们派两个什长来,他们会教你们训练。”
  她略一思索后道:“我去过你们县城,里面现在残垣断壁,百姓三两个,与其重建,不如另选县治。”
  陈荫一听,眼睛渐渐亮起来,颇有些不可置信。
  赵含章就与他笑道:“我看陈家坞堡就不错,以后便把县治定在这里,不知陈堡主可愿做我的第一任县令。”
  陈荫立即起身跪下,一脸激动又惶恐道:“只是荫出身卑微,恐不能胜任。”
  赵含章将人扶起来道:“我豫州取材只看才华和品格,不计出身。”
  她一脸感慨的和陈荫道:“以你的才华和品格,做我的县令是绰绰有余的。”
  陈荫一脸感动,忍不住道:“使君知遇之恩,荫唯有以身相报。”
  赵含章:……倒也不必如此。
  因为赵含章想要将陈家坞堡做县治,干脆便与陈荫一起到陈家坞堡看一看。
  知道隔壁山上的匪窝被剿,刺史还亲自来看他们,不少百姓都跑出来看热闹。
  泥黄色的土路上,大多数人衣裳破烂,瘦骨嶙峋,双目却炯炯有神的看着骑在马背上的赵含章。
  有五六岁的孩童光着脚在土路上吧唧吧唧的跑,硬是挤到了前面,挤在大人和大人中间,探出脑袋看好奇的看。
  正对上低头看过来的赵含章,他立即往后一缩,整个人躲在大人身后,脑袋也缩了回去,但不一会儿又好奇的探出脑袋来看,眼睛亮晶晶地看着。
  赵含章觉得他的眼睛亮得像黑夜中的星星,仅有的那颗那种。
  她干脆勒住马,冲他伸出手,笑问:“想坐吗?”
  小孩儿身子往大人身后挪了挪,眼睛却紧盯着赵含章的手,很有些跃跃欲试。
  遮挡着孩子的中年男子却很激动,见孙子迟疑,立即把他从身后拔出来,抱起来就往赵含章手上递,还在他耳边低声叮嘱道:“乖些,乖些,这是贵人!”
  赵含章接住孩子,笑着把他放在身前,这才策马继续往前走。
  她见孩子害怕,便一手握住缰绳,一手抱住他,笑着指前面道:“看前面,你看,骑在马上是不是能看得很远?”
  小孩儿就往前看,他敢直视赵含章,自然不是胆小之人,很快就适应下来,忘了紧张,在赵含章怀里居高临下的看着马下的人,看见熟人他就忍不住小蹦起来,屁股一颠一颠的和马下的人打招呼。
  沿街欢迎的人,不论是否被他打招呼,凡是碰见他和赵含章的目光一起过来,便都用力的挥手,高兴不已。
  刺史很是亲切呢,啊啊啊,刺史看他了!
  赵程他们再回来却是坐着牛车,这是军中用来运粮食的,师徒几个坐在牛车上,直面了众人的热情。
  赵程往前看了一眼骑在马上自得意满的赵含章,扭头问赵宽,“她从哪儿学的收买人心的手段?”
  赵宽:……她还用学吗?不说军中,就是豫州上下官员,谁有她这份才能?他还以为这是她天生的呢。
  不过他面上没敢显露出来,而是道:“她是性情中人。”
  赵程就瞥了他一眼后道:“我又没说她虚情假意,倒是你,几月不见,你从哪儿学来的这虚情假意的奉承?”
  赵宽:……
  他错了,先生来了,他并没有轻松哪怕一点儿,而是更头疼了。
  赵宽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把锅扣在赵含章头上,“先生多留一些时间就知道了,我这都是和三妹妹学的。”
  赵程哼了一声。
  到了陈家门前,赵含章抱着孩子下马,还拍了拍他的屁股,这是他身上唯一肉多的地方了。
  她笑眯眯地问道:“骑马开不开心?”
  小孩狠狠地点头,“开心!”
  “以后还要骑吗?”
  小孩眼睛发亮的点头。
  “长大后想不想有这样一匹马?”
  小孩眼睛更亮的点头。
  赵含章就笑道:“那你可得努力了,努力学习,将来为将做官,为我豫州百姓谋福。”
  小孩狠狠地点头,“学习!”
  “可什么是学习呢?”
  “就是和别人学本事,”赵含章道:“待过段时间,县衙会在这里开学堂,教你们识字习武,待你们长大一点儿便可以用自己的本事保护这里,然后保护豫州,甚至保护整个大晋。”
  这话不是说给小孩听的,而是给他身后的百姓听的。
  赵含章决定在这里建个简易版的学堂,只教一些简单的字和算数、武艺,只有更聪明,学习能力更强的一部分学生在筛选过后送到陈县去更进一步学习。
  她打算在陈县办一所和西平上蔡一样的学堂,主要培养几年后豫州所需的官吏。
  赵含章缺人,但也不愿什么人都用,宁缺毋滥,如果来投奔的人才三观不合,那还不如先用陈荫这样的乡老自治,也免得新来的人才把她的地方给治理坏了。
  赵含章只带了亲兵进坞堡,军队和从山上俘虏下来的土匪都留在了坞堡外面。
  平时坞堡里的人要是被这么多兵马围着,哪怕人是陈堡主请进来的,大家也免不了担心。
  但因为是赵含章,众人心中一点儿也不紧张。
  如今豫州内,连三岁小儿都知道西平赵含章。
  从她带着两千人到匈奴后方开始,她的名号便在豫州内悄悄流传,待她大胜,联合苟晞将匈奴军赶出去,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很多人觉得,只怕她已经天下闻名,无人不知了。
  因为她名声在外,很多人都知道她治军甚严,治下士兵不敢冒犯百姓,而且有仁慈之心,如今大家私下没少传,落难遇女刺史,报恩得从功的传说故事。
  大家都想跟随赵含章,不仅可以报恩,还能立功,建立不世功业。
  功业不功业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报恩。
  第400章 平安
  中年男子来接他孙子,赵含章把孩子交给他,顺口问了一句,“这孩子叫什么名字?”
  中年男子道:“回使君,他还未有大名,因他是我唯一的孙子,所以一直小郎小郎的叫着,想着等他再大一些取大名。”
  他眼巴巴的看着赵含章,“他和使君有缘,还请使君为他取个好名字。”
  赵含章就看着这个孩子思索片刻,然后笑道:“我想了想,有个名字虽俗,却很适合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