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综合其它>朕不想复国> 朕不想复国 第11节

朕不想复国 第11节

  邹淳已是难堪得脸色黑沉,他没想到会从对方的口中听到这么一段控诉。他下意识地就想厉声反驳回去,斥责穆崇玉胡说八道。然而甫一抬头,触及到穆崇玉身后那人的目光,又瑟瑟闭上了嘴。
  他们圣上,此时正用一种甚于他百倍的痛心的神情望着这位旧燕之主。
  邹淳咬了咬牙,忍不住替自己的主子辩解道:“可我大渝圣上确实下过令,要户部发放赈灾粮食,减轻赋税……也从未要你们南燕人去做什么罪奴……”
  穆崇玉冷笑一声,并未言语。北渝人自当有自己的一套说辞作掩饰,不然又怎能显得他们“正义凛然”呢?
  邹淳尴尬地干咳了两声,沉默一阵,忽敏锐地觉察到一个问题,忙道:“好,穆舍人所说之事的真假暂且不辩。不过……若连我们圣上都不能确切知道江东一带的民情,穆舍人当初身在重重深宫之中,又是如何得知的?”
  他当时人身在皇城,并未主持赈灾之事。只是听说吴郡太守上书来奏,说江东一带有乱民暴动,公然抢夺赈灾粮食,胆大包天,要求严惩。当时他也觉得应该对此镇压惩处,可却没深想,这里面是否还有别的隐情。
  若果真是吴郡太守隐匿民情,把流民说成暴民,便可以想见京城所受蒙蔽之深了。
  然而若是这样,穆崇玉又是从何处得知实情的?
  穆崇玉深深看了邹淳一眼,只简简单单说了一句话:“有心之人,前面纵有千般阻拦也能明察事实;无心之人,纵然把事实摆在他面前,也会装作不识。”
  邹淳倒吸一口气,面色青一片红一片。
  这句话他没法反驳,亦不能再逼问穆崇玉。这位旧燕之主和他的几个手下自迈入这营帐开始,就一副慨然赴死的模样,眼下他们不想说的,想必是无论如何也问不出来了。
  营帐中再次安静了下来,唯有桌案上的沙漏断断续续地发出声响。
  现在这个情况,还要不要问下去,邹淳有点犹疑不决。他不着痕迹地望向他们那站在角落、伪装成小将的圣上,暗暗寻求示意。
  却只见圣上一动不动地凝望着穆崇玉的侧脸,好似目光从未离开过。
  邹淳低低地叹了口气,终于无可奈何地道:“穆舍人所答之事,我已记下。待回去禀明圣上,一定会严查密访,把这整件事情查得水落石出,以给南燕百姓一个交代。”
  “至于几位,就请回吧。诸位放心,我北渝的军队明日一早就会全部撤出,决不食言。”
  他见穆崇玉几人目含惊讶,似是没想到他能这么简单就答应撤兵,也不禁苦笑。他能说什么呢?之前陛下做出这样的决定时,他的震惊也绝不亚于他们。
  有时他真觉得,陛下仿佛换了个人似的,明明半年之前还对突然逃跑的穆崇玉恨入心扉,发誓要将他捉回来永远看押,可现在却突然变了。
  虽然一样的时时留意着这位旧燕之主的踪迹,可却再不见那种随时能点燃的怒意了。相反,那是另一种叫他有些看不懂的情感。
  他摇摇头,勉强向穆崇玉解释道:“虽然穆舍人可能不会相信,但我还是要说一句,此前我大渝本就未要求徐立辉进贡粮草,尤其还是用搜刮南燕人的口粮得来的粮草。这回圣上派我出兵黑云山,也不过是为了明面上敷衍徐立辉罢了,暗中却是叫我查实那些粮草究竟是从何得来的。”
  “这几日我已从徐立辉手下打探得知,粮草确为从南燕百姓手中强征暴敛而来,这与你们鹰头寨的人说法一致,可互相印证。既然如此,你们南燕人再将这粮草抢了去,实为天经地义,我大渝又怎会不辨是非,助纣为虐?”
  穆崇玉听得此言,将信将疑:“可我们……”
  邹淳知道对方顾虑什么,便道:“你们是逃犯不假,可圣上亲笔密令让我放了你们也不假。现在诸位尽管出这营帐,我等绝不会有任何阻拦。”
  他说得坚决,字字认真,惹得穆崇玉他们竟也不自觉地相信了。几人互看一眼,都颇为默契地站起了身,准备离去。
  能够毫发未损地走出这营帐,这对他们来说当然是好事。
  只是这时,突然听到那个戴着面具的小将在身后说道:“外面夜深风大,恳请穆三爷叫末将送上一程吧。”
  听到这句突兀的请求,穆崇玉回过身古怪地看了他一眼,没吭声。
  邹淳连忙道:“正是。现下已近深夜,路不好走,你便去送送三爷也好。”
  穆崇玉只好应允,却觉得有些怪异,待要掀开帘帐之时,面前却已有一只手代劳了。
  这是那小将的手。竟是与他见过的普通士卒的粗糙的手截然不同,它虽称不上光滑如玉,可也看起来骨节分明,修长有力,虽然手掌处有薄茧,可却没有一丝粗糙的伤痕。这更像是一只养尊处优的世家子弟的手。
  穆崇玉抬眸看向那小将,不期然又没入了一片黑漆漆的深潭之中。他心里咯噔一记,连忙别开目光,跨步迈出了营帐。
  那小将便也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在月光的照耀下,穆崇玉能看到这个人高大颀长的影子。
  沈青他们也很快跟了上来,几人一路疾行,果然没有遇到任何阻拦,四处都只有战事过后士兵们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和马儿疲累的喘-息声。
  鸭嘴涧中徐立辉的部队早已撤退干净,鹰头寨的人也如蒙大赦,回去了多半,不过也仍有很多人留在原地坚持等着穆崇玉的归来。
  几个时辰之前的生死搏斗,就如同梦境一般消散了,只有这满地的狼藉诉说着战争的伤痕。
  穆崇玉心里百般复杂。这场战役说不清楚他们是赢了还是输了,但有一点却是明白无误的,那就是如果他们不抗争,就不会有现在的生路,一切都还将重蹈覆辙。
  他仰颈看向天际斜挂的明月,此时正有淡淡的清辉拂来,穿过了月边的阴云洒向大地。
  却不知同时还有一道目光与这月光一样,静静地在他脸上徘徊不去。
  作者有话要说:  日更走起,明天下午五点见~
  第17章 君应知我
  薛景泓自穆崇玉走进那个营帐的时候,目光就再也移不开了。
  如果不算上几个月前在山谷的匆匆一瞥,他与穆崇玉已经有十年未见了。十年时光,沧海桑田,他所有的热情,所有的喜怒都随着十年前穆崇玉的离去而烟消云散,从此后只剩下蹉跎度日的悲凉。
  如今再看到这个人,并且两人的距离是如此之近,简直叫他恍若梦中。
  穆崇玉的样子似乎一直未变,那永远是清澈俊美仿佛秋水一般的双眸,白皙到有些苍白的肤色,沉默时微微紧抿的薄唇,都是他记忆中的模样。然而他又确确实实地有些不一样了。
  这个时候的崇玉虽然年轻,然而面上却似乎极其憔悴虚弱,薛景泓看得到穆崇玉在和邹淳说话时,额发间渗出的冷汗。他的眼窝下也有着不算淡的乌青,嘴唇则是干得起了一层皮。
  崇玉是病了么?还是在刚刚的战斗中受伤了呢?在帐内时,薛景泓几次想问问他,然而最终却是忍住了。
  他的崇玉虽然虚弱,可绝不脆弱。他在他眼中分明看到了以往被隐没下去的坚韧和倔强,仿佛是蒙尘的珍珠终于显露出它本来的夺目光彩。
  原来,离开了北渝的穆崇玉,原本是这个样子的。
  薛景泓感到一阵隐隐的钝痛,从心尖处漫起,往他的胸腔深处震荡,说不清道不明,似是懊恼,似是追悔,又似是一种无法摆脱的失落。
  然而又有些庆幸,有些了然。因为他听到穆崇玉说“他一向安好”,听到穆崇玉愤慨地诉说着当年江东大旱之时发生的一切。
  他逃开自己的皇宫,果然是有原因的。在此之前的穆崇玉并没有在自己的面前虚与委蛇。穆崇玉那曾经对着自己的温润笑意,并不是假的。
  这个事实让薛景泓心情异常复杂。上一世,他果然错怪了崇玉。
  穆崇玉皱了皱眉。眼前已经距鹰头寨近在咫尺了,可那道胶着在自己身上的目光依然不肯离去。
  他索性转过身站住,朝那戴面具的小将坦言道:“鹰头寨已到,将军请回吧,崇玉多谢将军相送。”
  那小将却是不言,只又隐晦地看了一眼穆崇玉,然后垂下眸去,不动也不做声。
  这是何意?穆崇玉不解,又重复了遍刚才的话。可对方也依然是听不进去的样子,默默无言。
  一旁的沈青也急了,呵斥道:“怎么?难道是邹将军变卦了不成?派你来硬闯我鹰头寨?”
  此时鹰头寨众人都已先行回去,只留下他和穆崇玉断后,身边再无旁人。要是此时这小将再生事端,可着实不妙。
  薛景泓沉默半晌,终于低沉着嗓音答道:“我……能否让我跟着穆三爷?”
  穆崇玉和沈青俱是一愣。沈青以为自己没听清,又问了一遍,却是更震惊了。
  穆崇玉暗忖半晌,抬起眼睑看着他严肃问道:“这是北渝皇帝的意思,邹将军的意思,还是你自己的意思?”
  薛景泓心内苦笑,面上却不显,平静道:“并没有其他人让我这么做。是我自己想跟着三爷。”
  他只有这一个办法了。正面相谈,穆崇玉不肯,他心中所惑的事情,还是借由邹淳之口才得以问出。所以,他只能披上这样一层丑陋的伪装来接近穆崇玉。
  “你的理由是什么?”穆崇玉又问。
  薛景泓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只有一个深埋于心的答案,可这个答案一旦说出,势必会惹得崇玉不快。故而他无法说。
  既无法说出口,更不愿欺骗对方、敷衍对方,薛景泓就只好再次以沉默相对。
  结果当然是引得穆崇玉不耐。穆崇玉挑起了眉梢,道:“恕穆某无法相信你。将军请回。”
  说完,他不再迟疑,转身便跟沈青一起离开了。
  此时已近深夜,月上中天,寒风一阵接一阵地刮过,摇得那路边枯枝印下一地婆娑树影。薛景泓注视着穆崇玉的背影,久久没有动弹,直到他身下的影子与那树影融为一体,然后渐渐地没入到黑暗中去。
  *
  薛景泓在鹰头寨外面待了整整三天。他想要无时无刻地看到穆崇玉,又不敢叫穆崇玉发现,便只好悄然躲藏在隐蔽之处。
  有时躲在一棵曲结盘踞的山柳上,有时隐在鹰头寨正堂的屋顶上,四处小心,战战兢兢。
  可即便这样,也并非能时时见到他。鹰头寨很大,人也很多,可穆崇玉却鲜少露面。
  而今日,他已有整整一天都未见到穆崇玉了。
  有一种焦躁不安的感觉密密麻麻地爬上来,叫他坐立难安。薛景泓忍不住偷偷溜进了鹰头寨内。
  今日的鹰头寨气氛似乎与往日不同,人心浮动、走来走去的,似乎发生了什么事。
  薛景泓心头一沉,连忙低下身子,贴着无人小路而走,悄无声息地潜入了穆崇玉所在的堂屋。
  屋子里有争执的声音传来,薛景泓仔细辨认,却没听到穆崇玉的声音。想了想,他索性纵身一跃,飞到房顶,轻轻掀开了一片瓦当。
  屋子里有一股淡淡的药味传来。穆崇玉并不在视线之内。里面站着的是沈青、陈康四,几个面生的护院,和一位长须老者。
  长须老者此时满面通红,额头发汗,声音也透露着焦躁无奈:“我都说过一百遍了,他当初罹患的风寒虽小,可你们却久拖不治,如今俨然已拖成了大病,这是积重难返了啊!当初不及早就医,现在想让老汉我在片刻之内便治好了他,怎么可能呢!”
  沈青不死心,他死死拽住那老者衣袖,咬牙切齿地道:“那您的意思是治不好了吗?”
  老者叹了一口气:“就算是一般人生这一场大病,也是凶多吉少,且看后续调养和自身造化。再者本来这山上就气候严寒,不适宜病人居住调养,你们鹰头寨也不知多备些暖炉?而你家主人脉象虚浮,想必是身体一向虚弱,或是曾经大伤过元气,就更加……艰难了。唉罢了,老汉我也没有别的法子,只能按照惯例开出方子,且一步步医治着。”
  沈青听了脸色更加黑沉,懊恼得几欲抓狂。他一手重重拍向旁边桌案,恨不得以死谢罪。
  “都怪我,若不是我的身份被邹淳识破,凭白给三爷添了这么多麻烦,他也不会把身体消耗到这般地步!”他悔恨自责道。
  穆崇玉的这场风寒来得虽汹涌,却也有迹可循。当初若不是他没能拦住穆崇玉出山打猎,穆崇玉也不至于受冻而得了风寒。可刚开始这病也并不严重,还是主子自己提出要利用这病放出谣言,诱惑敌军。后来徐立辉果然上当,在黑云山下布下阵仗,紧接着便是两军相交,战况激烈。
  现在想来,那个时候穆崇玉就已经在隐忍着病情了吧。然而他却仍旧坚持着每日排兵布阵,夜夜都熬到很晚。
  他那时应该拦着他的,应该逼着他去休息的!可恨穆崇玉每每出现在他们眼前时,都表现得毫无异样,竟叫他们忘了,这个他们牢牢寄托着希望与信心的男人,实际上已经虚弱不堪,比他们任何人都更不应负起这重担。
  悔之晚矣!
  正在这时,却突然听闻一声异动,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往声源处看去,却惊诧地看到有人从门外破门而入。
  此人一进门便有一股冷冽的寒气扑面而来,仿佛在天寒地冻的雪地上待了很久。
  沈青和陈康四认得这个人,是那天晚上的蒙面小将。两人皱了皱眉头,正欲质问他,却见其先一步走上前来,冷声问道:“穆三爷生了重病?”
  转而又问:“他在哪里?”
  有一个护院下意识地指了指里屋,薛景泓便立即几个箭步跨过去,奔到穆崇玉床头。
  穆崇玉此时正安静地躺在那里,仿佛丝毫不闻外面发生了什么。他眉心处皱起,呼吸有些急促,一向苍白的面颊上竟浮了两片红晕,看起来便是一副睡得极不安稳的模样。
  薛景泓心里一紧,忍不住伸手碰了碰穆崇玉的额头,滚烫的热度惊得他立即缩回了手。
  “喂,你干什么?!”沈青看到薛景泓动作,急急喝道:“休得无礼!你究竟是何人,怎敢擅闯进来!”
  薛景泓动了动眉梢,并不理会沈青的怒火:“我是何人不重要,重要的是穆三爷眼下病重,容不得片刻耽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