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综合其它>锦衣> 第535章 千军万马进京城

第535章 千军万马进京城

  天启皇帝此时归心似箭。
  京城的情形,其实他也所知不多。
  只是这一路急行,实在是疲惫不堪。
  众人又飞马骑了一个多时辰,两旁的事物,已逐渐开始熟悉起来。
  天启皇帝身体实在有点受不了了,差点一恍惚,自马上摔下来。
  张静一倒是担心起来,其实他更加没办法承受,于是便道:“陛下,若是继续如此,只怕陛下筋疲力尽,到了京城,也难安心。前头有一个码头,通的乃是京城至通州的水路,何不我们下马,乘船入京,如何?”
  天启皇帝本想摆手,张静一随即道:“臣带着数十个人保护殿下乘船,其余人等,照旧骑行向京城进发,陛下放心,不会耽搁的。”
  天启皇帝便感叹道:“没想到朕已老了,比不得军校里的这些汉子。”
  张静一心里忍不住想,才二十七八岁呢,就敢说老。
  当然,天启皇帝经常熬夜,而且这些日子,确实消耗了大量的体力。
  终究这个年龄的身体,是不如十八九岁的生员们的。
  于是,张静一召来各队教官,让他们继续向京城进发,张静一则领着一小队人,护着天启皇帝至数里之外的码头。
  这一行人,裹着大衣,直接弃马,随即便寻了船家。
  登上的乃是一艘乌篷船。
  这里的水道,本是南方的运河至北通州之后,挖掘出来的一条水道,主要是让北通州的货物,以及供应京城的各种蔬果入京,原先只走官船,等到弘治年间的时候,便开始允许民船了。
  这乌篷船不小,十几个人登船,依旧绰绰有余。
  只是这十几个人裹着奇怪灰色大衣的人登船,倒是让人不禁多瞧几眼。
  说实话,这玩意不像军服,至少和大明的制式甲胄是不一样的。
  因而,倒是没有人疑心他们是官兵。
  何况护卫们都舍了火枪,只是大衣里裹着短刀,天启皇帝和张静一的大衣里,则各自别着一柄短枪。
  登船之后,船夫便笑着道:“客官们进京,怎的没预备孝带?”
  这般一说,天启皇帝一时没反应过来,不由道:“什么孝带?”
  船夫便笑,只当他们是不知哪里来的乡下小子,便道:“当下是国丧期间啊,腰间若是不缠着一个白带子,只怕到了京城,有人不肯给予方便。”
  天启皇帝一听这个,便立即火冒三丈。
  这不是满天下的人都当他是死人吗?
  天启皇帝自然是没好气的道:“又非我家死了人,批什么麻,戴什么孝,你们谁家若是死了人,自管去号你们的丧便是。”
  他这般一说,船夫顿时露出了怒容。
  其他的船客也都不禁露出几分愤怒的样子。
  只是见天启皇帝这边人多,又都是壮汉,自然而然,敢怒不敢言。
  “啊哈哈哈……”有人大笑。
  众人朝着那人看去。
  却见是一个纶巾儒衫的读书人,坐在船尾,身边则立着一个童仆。
  这读书人摇着扇子大笑起来:“这位贤弟好气魄,我这里煮了茶,何不来叙一叙。”
  这读书人一听就是明显的南方口音。
  天启皇帝听罢,和张静一对视了一眼,便和张静一到了船尾,这读书人则拿了蒲团垫着自己,盘膝坐着。
  却见一旁的童仆,生的很俊俏,此时却拎着一个铜炉子,铜炉子的木炭已烧的通红,而后取了小壶,搁在炭炉上烧茶。
  天启皇帝看了对方一眼,对方却摇着一张折扇,打量着天启皇帝,边道:“贤弟方才那一番话,难道不怕被厂卫爪牙们听了去?”
  天启皇帝冷笑:“我怕个什么?”
  “好好好。”这读书人抚掌拍手道:“贤弟果然是个直爽人,这番话,真是痛快。我见这天下,敢怒不敢言之人极多,人人都痛恨这鹰犬,皇帝驾崩,也未必是坏事,可见大家心里高兴,面上却要强忍悲痛的样子,实在可笑,这一番上京……能遇到贤弟这样的妙人,实在有趣。”
  天启皇帝和张静一忍不住对视了一眼,面面相觑。
  本来天启皇帝痛恨的是,居然有人当自己死了,心里不免有气,自然也就大骂几句,没想到……
  张静一却只脑子里立即浮现出一个词儿来……钓鱼执法。
  张静一笑着道:“先生也很痛恨皇帝吗?”
  “该叫大行皇帝。”读书人道:“就是死了的皇帝。”
  说着看向张静一,他见张静一肤色白皙,一看就是保养得颇好的公子哥,便道:“这大行皇帝包庇鹰犬,残害百姓,与民争利,普天之下,谁不恨之入骨呢?”
  天启皇帝听到这里,心里已是恨极,只恨不得立即将这家伙斩下船去。
  张静一却是在暗处偷偷拽了天启皇帝的后背,却笑着对这读书人道:“不知先生是哪里人氏,来京城做什么?”
  读书人道:“我叫张文,南直隶人,此番入京,当然是要寻找机会的。”
  “寻找机会?”
  这叫张文的人读书很直爽,显然这一次,觉得遇到了他的同类,因而格外的健谈,倒也不隐瞒天启皇帝和张静一。
  “难道你们不知,这天下即将要变了?”
  “天下要变了?变什么,你说的是新政?”张静一诧异地道。
  张文失笑道:“看你年纪小,好不晓事,人都说人亡政息,也就是人死了,他生前推行的国策自然也就没了,现在哪里还会有什么新政?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吧,用不了多久,君子们就要上台了,这皇帝和辽国公都死了,魏忠贤这老狗,也只是苟延残喘,用不了多久,自然便必死无疑。”
  天启皇帝:“……”
  张静一好奇宝宝似的道:“那谁登台?”
  “当然是当初被魏贼打击,大行皇帝远离的那些君子。”
  “噢。”张静一道:“你便是那君子?”
  这张文摇头,苦笑道:“我运气不济,虽是中了秀才,但是院试却是一直名落孙山,所以当然做不得官。”
  “可是……”
  “君子们入朝,自然需要幕僚,我此番去,是先在京城活动一番,挑选一位前途远大的相公,将来好做他的入幕之宾。”
  张静一恍然大悟,这家伙……还真是……那些君子们还没来京呢,他就先来了……
  张静一便道:“我看也不尽然,这上上下下,不都是魏忠贤的党羽吗?”
  张文听到张静一提及到魏忠贤不喊九千岁,而是直呼魏忠贤的名字,顿时露出了欣慰和喜色。
  张文道:“正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你这是有所不知,魏忠贤能得势,是因为他凭借的乃是大行皇帝,如今大行皇帝死了,他哪里还能留下姓名?”
  说罢,张文压低了声音,接着道:“要不,你们认为大行皇帝是怎么死的?好巧不巧的,出关不久便传出了死讯,这说明什么?死的如此的蹊跷,这分明是……早有布局!大行皇帝能死,辽国公也能死,他魏忠贤,还能活吗?我看……今日就是登基大典,可这魏忠贤……只怕狗命已是不保了。”
  天启皇帝似乎气过了头,现在居然也不生气了,反而渐渐冷静了下来。
  而是道:“这又是为何?”
  张文淡定地摇着折扇,不急不慢地道:“正所谓打人打七寸,当初魏忠贤构陷忠良,残害诸君子,这笔账,怎么会不算?此时正是墙倒众人推的时候,自然而然,这京城之内,只怕有不少人要请命,诛杀魏忠贤了。”
  “诛杀了魏忠贤之后呢?”
  张文倒是颇有几分水平的,想来这辈子,都在瞎琢磨这事,便见张文淡定地道:“之后……之后只怕是小皇帝的性命不保了。”
  天启皇帝听罢,心里咯噔一下,面色一下子肃然了几分,忍不住道:“这话……你不觉得可笑吗?这与小皇帝有什么关系?”
  张文正说的兴起,似乎一点没有感觉到天启皇帝话里的急切,道:“这是因为你没有分清厉害关系。诛杀了魏忠贤,可还有一个张太妃呢!张太妃乃辽国公之妹,据闻兄妹感情甚笃,陛下和辽国公死得不明不白,这就不说了。还有辽国公下头,有多少羽翼,那新县,那封丘……又有多少党羽,这些人到处弄新政,害死了多少人?因而,到时少不得要清除这些余党。可你想想看,张太妃会肯吗?这小皇帝将来若是亲政了,要是还记挂着这件事,又当如何?这又如何教人放心得下呢?所以……依老夫的预计,只怕诸君子们是绝不会容许的。”
  天启皇帝不禁勃然大怒道:“这是什么话,弑君的也叫君子吗?”
  张文气定神闲,他似乎觉得,天启皇帝和张静一在痛恨魏忠贤方面,和自己不谋而合,可在小皇帝这儿,却似有一些分歧。
  于是,他耐心地解释道:“这是不一样的,君子们这样做,是为了造福苍生,与那乱臣贼子,却有本质不同的,这是伊尹和霍光做的事。”
  …………
  第二章送到,中秋节保持更新,还有三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