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奇幻玄幻>秦·君临天下> 第630章 嬴政的试探

第630章 嬴政的试探

  琅琊台在渤海间,琅琊之东。《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盖海畔有山,形如台,在琅琊,故曰琅琊台”。
  春秋战国时期,琅琊是齐国的重要城邑,齐桓公、齐景公尝游此,数月不归。
  史记有载:“越王勾践灭吴后,北上称霸,由会稽徙都琅琊,起观台,以望东海。”
  也就是说琅琊台最早是越王勾践所建。越王勾践灭吴后,为了统领被吴战败的齐地,遂从会稽迁都琅琊,并在城东南十里的琅琊山上筑台。台顶营造“望越楼”,以南望会稽。
  大秦一统天下后东巡郡县,封禅泰山,遍拜齐地八神,即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因四时主祠建于琅琊台上,故南登琅琊拜之。
  嬴政来到琅琊台后,为这里秀丽的山海风光所吸引,遂迁三万户百姓,重筑琅琊台。经数年营造,终于建成了大秦王朝在函谷关外规模最大的宫殿群,琅琊台行宫。
  据史料记载:“台孤立特显,出于众山上,下周二十里,傍滨巨海,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余步,高五里。”可见其规模宏大,壮丽无比。
  琅琊宫主建筑名曰“会峰阁”。阁高十余丈(约三十多米),分上下五层,从四面观看,高低形状各不相同。从东面观看,它有三层;从南面观看,它有四层;从西面观看,它有五层,每层呈六面八角,均采用飞檐翘角式样,阁顶用青色琉璃瓦覆盖。会峰阁雕梁画柱,古朴大方。阁上二十四个翼角都装有铜铃,山风拂处,金声四起。每当晴空丽日,登阁远眺,阁北群山逶迤,匍匐脚下。阁南俯瞰渤海,天海一色,烟波浩渺,堪称山河壮丽,气势恢宏。难怪嬴政每次东巡都必到琅琊行宫而且一住就至少两三个月。
  会峰阁一层宽敞明亮的殿堂已经摆满桌案,殿堂中央巨大而华丽地毯上,年轻貌美的舞姬合着乐声翩翩起舞。乐师们分列殿堂两侧演奏着宫廷乐章。
  群臣按照品级坐在各自席位上,一边品尝美酒佳肴一边欣赏着乐舞,整座殿堂内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嬴政和阿诺自然是居中而坐,白宣则位于嬴政右手边的席位上。只要白宣在,不论在朝堂上还是在宴会上,嬴政右手边的位置永远都是白宣的。即便是太子扶苏也只能坐在白宣之侧,而此时坐在白宣左手边的是胡亥。
  这是从嬴政称王之后就形成的惯例,就算现在嬴政贵为天子,做了大秦皇帝,这个规矩依旧保留至今。满朝文武早已习惯,也没人敢于对此有任何疑义。
  咔咔咔,嬴政双手推着桌案向白宣的桌案靠近,因为大殿内乐舞悠扬,所以这刺耳的声音并不突出。不过因为白宣离得近,而且白宣是一位久经战阵的统帅,任何微小的异样的声音都逃不过他的耳朵。
  白宣:“陛下这是作甚?”
  滋滋嘎嘎,白宣刚问完这句话就发现自己的桌案也向着嬴政移动,白宣回头一看,却见胡亥已经离席跪在白宣的桌案一侧双手用力推着桌案。这用意很明显,就是要让白宣的桌案和嬴政的桌案凑到一起。
  咔,两张桌案碰到一起,虽说摆放的方式和方向没变,但白宣桌案的有边角和嬴政桌案的做边角紧紧挨在一起。
  滋滋嘎嘎,胡亥把白宣的桌案推到位之后,又回身把自己的桌案推过来和白宣的桌案挨在一起。
  嬴政并未阻止胡亥的举动,反而笑眯眯的冲着胡亥点点头,那意思很明显,他对胡亥的做法很是满意。
  如此一来,白宣快要和嬴政肩并肩了,而胡亥也不做自己的席位,他端着酒壶跪坐在嬴政和白宣身后,充当起了侍者的角色。到了这时候,很多大臣看到了这个变化,这个变化似乎在告诉众臣,白宣永远是大秦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永远是陛下口中的大兄。而胡亥的低姿态也让原本觉得他有些恃宠而骄的大臣们,多少改变了一些看法。
  嬴政端起酒杯说到:“大兄辛苦,朕敬大兄一杯。”
  “多谢陛下。”
  君臣二人一饮而尽,胡亥连忙又为二人将酒杯斟满。
  白宣:“臣闻陛下遇刺博浪沙,幸好陛下无恙,可曾抓获刺客?”
  嬴政:“当场斩杀三十人,却走了主谋之人。”
  白宣:“没有活口吗?在此之前陛下遇刺兰池,会不会和这些人有关?”
  嬴政:“定有关系,朕思来想去,觉得也不过是六国余孽所为。”
  胡亥:“师尊,父皇这次遇刺,刺客用的是大铁椎。当时胡亥正在中间那辆车前开道,远远听见一声大吼,随后从空中砸落一把大铁椎直接将马车砸烂。幸亏父皇不在那辆车上,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白宣:“大铁椎?什么样的?”
  胡亥:“就是当年朱亥用的那样的。”
  白宣:“陛下,荆轲燕丹之墓可曾查看过?”
  嬴政:“赵高命人去看过,那墓已经被挖开,里面的遗骸全都被挖走。想必那柄大铁椎就是朱亥的那柄。”
  白宣:“那么刺客身份十有八九是荆轲以及朱亥的后人。”
  嬴政没有立刻回答白宣,他盯着白宣的双眼看了一会才说:“大兄,朕有件事瞒了你。兰池那次,朕和刺客交过手,那刺客用的剑法就是当年大兄传授给荆轲的三招。朕也会用,那刺客应该是没受过名师指点,对这三招剑法的领悟和荆轲相去甚远。大兄,朕是不是可以由此推断,传授荆轲这三招剑法的人其实并不高明,或者说那刺客根本就没人教,只是凭着荆轲留下的剑谱自己修炼的呢?”
  白宣:“当年荆轲凭这三招剑法打遍天下,和他交过手的剑客不在少数。他到了燕国结识了朱亥,朱亥乃是有名的侠客,交游广阔想必登门拜访朱亥的人也不少。他们定会跟荆轲切磋剑术,朱亥虽然不用剑,但是武功并不差,武学之道讲究触类旁通。朱亥不一定会用精通这三招剑法,但耳濡目染之下也能学个皮毛。另外和荆轲切磋剑术的剑客中也应该不乏高手,对剑术的领悟应该在朱亥之上。刺客若真是荆轲的儿子,从那些剑客那里也可学得一些精髓。他应该是缺乏实战磨砺,要知道荆轲当年纵横天下凭这一把将打便大江南北、黄河内外,在不断地磨砺中对这三招剑术的领悟已经到了无人能及的地步。呵呵,可惜的是,当年臣传授他剑法的时候留了一手,他学的并不全,而陛下学的却是一整套的剑法。陛下和荆轲交过手,荆轲当时有谦让的成分,但若真的全力以赴,也未必能赢得了陛下。”
  嬴政拍着桌案哈哈大笑说:“原来大兄早有布置,大兄未未卜先知之能,朕从心里佩服。大兄,我们再喝一杯!”
  嬴政喝着杯中酒心里却在想:“大兄说话时眼神清澈毫无躲闪之意,这说明他问心无愧。难道不是大兄?难道是那个逆子的主意?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