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苏厨> 苏厨 第928节

苏厨 第928节

  “那得等到猴年马月去了……”苏油意味深长地问道:“存中我问你,它又为何还没有变成废纸呢?”
  沈括到底聪明,只低头沉思了一会儿,便猛然抬起头来,一脸惊怖震惊的神色:“我大宋!是我大宋,一直在獐子岛吸纳绢钞!”
  苏油笑吟吟地点头:“恭喜存中,你的金融学,入门了。”
  这一次澡堂会议,彻底刷新了沈括的经济观,蜀国公以五百万贯本金运作到了两千三百万贯的投资,让一直以为大宋在量入为出的沈括叹为观止。
  但是苏油接下来却是对他的谆谆告诫,投资是有风险的,他之所以敢这么干,是因为有四通强悍的技术实力,三路丰富的资源作为底气,能够保证每笔投资的成功。
  加上他在宁夏三路没什么掣肘,三路本身也如同一张白纸般任他描画,所以才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其实这也是很难复制的模式。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一关总算是已经过去,那些投资也开始见成效,接下来就是收获期。
  三路经济繁荣,必将带来百姓生活的改善,人心必将向大宋凝聚,大宋对周边地域的辐射必然会大增,三路丰富的矿藏和海量的牲畜、土地,最终必将成为这次战争带给大宋的巨大红利。
  眼看着天气就要冷了,现在是出行的最好时节,苏油准备了一大堆的礼物,准备去给种五送一回温暖。
  从兴州到包克图,乘坐牛皮军舰,很快,七天就能抵达。
  辽人吃了没知识的亏,不知道宋人有了牛皮军舰这样的神器,还在用防备夏人的方法防备宋人。
  因此苏油哪怕是只用旧军,从兴庆府最北面的克夷门呼应五原,也不过三日水程而已。
  这次的船队很大,足有三百筏。
  筏子经过升级,有了地丁胶后,牛皮就可以淘汰了。
  一个筏子就是一百平方米。
  往草原运羊毛那是笑话,因此地丁胶胎里边塞的是药品、饲料、战士的冬衣、粮食。
  筏子上则是各种三路新出的商品,工具,机械。
  兴庆府漂流了一日,便到了克夷门,船队停下后,还要倒着往回走,才能回到大陷谷的北口。
  这神出鬼没的行程让仁多保忠吓了一大跳,还以为是鞑靼人过来了,结果斥候来报,是益西威舍的慰问团。
  是益西威舍就不奇怪了,说他会飞仁多保忠都信。
  赶到大陷谷北口,就见一支五十人的新军骑兵队簇拥着一个紫袍官员朝这边行来。
  筏子带不了太多马,这是全部。
  仁多保忠滚鞍下马:“末将参见益西威舍。”
  苏油摆手:“叫国公,或者都帅都可以,仁多你现在也是朝廷的命官,规矩要讲。”
  仁多嘿嘿直笑,这强壮的党项汉子,现在是大宋委任的朝顺军节度留后,驻守摊粮城的守将。
  大陷谷再往北,就是著名的大盐池,后世那里有大盐业基地,每年能产盐一百三十万吨,碱二十五万吨,钠五万吨。
  不过那里不是苏油想要盐业基地,因为光有盐,在宁夏三路都算不上具备优势工业资源。
  不过满足兴庆府、五原、鞑靼的内需是绰绰有余罢了。
  就是这么任性。
  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贺兰石
  苏油下了马:“你命部将赶着马群去克夷门,那里有上百辆大车,都是给你的。今后你们可以组织商队,拉盐到兴州,发卖之后采购商品,从这里出去卖给鞑靼人,是部族一门不错的生计。”
  仁多保忠主动替苏油接过马缰:“我们不会做生意。”
  苏油说道:“没关系,到时候我会派遣精通商务的商团前来帮助你们,你们只要保护好他们和货品,负责运输就好了。”
  仁多保忠点头:“那样我们能干好。”
  苏油笑道:“大和尚和你媳妇相处得还行?”
  仁多保忠苦笑:“追英怀着孩子的时候脾气大,不过孩子生下来就好多了。活佛给察哥摩了顶,说他将来会变成草原上的雄鹰。”
  苏油点头:“走吧,去看看他们。”
  大陷谷是一个巨大的草场,贺兰的大隘口两侧的山上全是茂密的森林,无数清泉从两山流淌下来,滋润过丰美的水草后,汇成一条不大的河流,从克夷门入黄河。
  森林中最多的就是鹿,当年元昊颇爱在此围猎。
  这里的风景秀美异常,北口不远处,便是一座占地很大的寺院,寺院有两座党项风格的白塔,那里便是双塔寺。
  双塔寺的一边,是巨大的夏主行宫,完全拆掉太可惜了,苏油请示了赵顼,赵顼同意让梁追英在这里待产,之后划拨给双塔寺作为庙产,算是赵宋皇室对佛门的捐赠。
  这操作可以,比建大相国寺来得划算,大殿作为供奉佛祖的佛殿,就不算违制了,将各处招牌换过就行。
  听说赵顼亲笔书写了“敕建大双塔寺”的匾额寄过来,太后和皇后还各赏赐了半副鸾仪的花用,作为修缮庙宇,修建佛像,采购经书所用,目前还在半路上。
  司马光还因此上书反对,认为崇佛非国家兴盛之道,夏国败亡,崇佛也是一大原因。
  不过太后和赵顼不搭理他,苏油就也不准备搭理他,佛教在夏国的教化作用很大,现在比儒家强多了,只能慢慢来。
  今后这里将是宁夏三路最大的一座庙宇,也会成为北方信众心目中的圣地,是苏油准备降服鞑靼的重要武器。
  红衣大和尚亲自来到山坡下迎接苏油:“益西威舍果然有大威能,敦煌佛宝重光乃我教盛事,和尚多谢了。”
  苏油笑道:“大和尚不要嗔怪我擅开佛窟就好,那些东西还在兴庆府,之后会给你送过来,对了,大和尚精通外语吗?”
  “什……什么外语?”
  “啊,石窟遗书除了汉文,还有很多吐蕃文、于阗文、龟兹文、突厥文、回鹘文、梵文、粟特文、西夏文的经卷,我估计多数都跟佛经有关,就是手里头缺少精通翻译的高人。”
  吉多坚赞说道:“没关系,交给我就行,西夏、吐蕃、于阗、回鹘、梵文的我会,别的就算不精通,也能找到精通的僧徒。”
  “那就好。”苏油看着山坡上巍峨的行宫:“幸好没拆啊,否则我上哪里给你们找这么好的图书馆去?”
  吉多坚赞再次合什:“益西威舍功德无量。”
  苏油笑了:“走吧,看看察哥,再请大师带我参观参观。也不知道你感化梁夫人成功没有。”
  吉多坚赞也笑了:“益西威舍,你要相信佛法的伟大。”
  “从儒家角度来说……”苏油摇头:“我更相信母爱的伟大。”
  从马屁股后边解下两个大包裹,交给仁多保忠:“拎着,这些都是给孩子的礼物。”
  三人一路上山,苏油进入寺内,发现僧众足有三四百人。
  梁追英不在这里。
  仁多保忠有些尴尬:“追英怕你要将孩子带走……”
  “呵呵呵……”苏油冷笑道:“她想得可真多,要是女孩子倒有可能,毕竟我家漏勺还差个媳妇,熊男娃一个就够了,两个都嫌多。”
  “益西威舍果然神通广大,追英一直不让说,你却也知道是男娃?”
  “……”
  几个月的男娃其实很是挺可爱的,还没有学会调皮。
  梁追英神色不错,苏油有一种感觉,在她的心里,这才是她的第一个孩子。
  可怜的乾顺……
  看着还有些紧张的梁追英,苏油说道:“你该去兴庆府了,屹多埋给你准备了宅子,以后你丈夫进城卖东西,你也得打理账册。”
  “规矩还是要讲,这孩子你们可以带到四岁,之后要送到巢节度那里去,由他来给察哥开蒙进学。”
  “我能做的就这么多,也是我最大的让步了。十二岁以后,察哥是留在宁夏还是去汴京,这得看陛下的意思,连我都无法干预。”
  梁追英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谢谢益西威舍……”
  苏油说道:“日子还长,总有办法的,来吧,先看看我给孩子带来的东西。”
  东西很杂,其实也不怎么值钱,就是细棉的内衣、尿布、线袜、棉袄、小棉被、小木碗、地丁胶小软勺、胶管喂药器、小指甲刀、吸鼻器、拨浪鼓之类。
  还有两个温度计,一个给孩子测量体温的,一个是测量室温的。
  有些梁追英都不会用,还得苏油教她。
  现在这些东西在大宋也才流行没几年,不但新奇,还非常好用。
  教得差不多了,苏油出门找仁多保忠:“你去问下你的手下,有没有见过一种石头,很细腻,摸着就像察哥的脸,底子是深紫色,上面有豆绿色的点子或者花纹。”
  仁多保忠觉得很奇怪:“石头?”
  苏油说道:“问问吧,你们经常放羊,尤其是小孩子,应该知道。”
  没过多久,仁多保忠带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来了:“多吉说他见过,在山后沟里,骑马的话很快的。”
  苏油说道:“那我们就去看看。”
  党项小孩子基本都会骑马,程岳牵过一匹马来让他带路,不一会就来到了一条山谷。
  多吉指着山上叽里呱啦说了几句,苏油大致能听懂,说那石头就在山上。
  然后多吉跳下马来,跑到一处崖壁下头,捡起一块石头,有比划着山上叽里呱啦说了几句,意思大概是山上的石头经常滚下来,他手里的那块就是。
  苏油招手让他拿着石头回来,接过翻看了一回,搓了搓,然后取下水壶,淋着水又看了一遍,交给张麒,笑道:“小七哥,今年的年货有了。”
  张麒接过来摩挲了一回,也笑了:“大先生他们又得闹馋虫了。”
  苏油说道:“只可惜没有好工匠,要不找几个西昆的玉工试试?”
  如今西域中亚一带的玉雕工艺也非常精湛,在苏油的脚踏式雕刻笔研发出来之前,很多方面甚至还超过大宋。
  历史上直到元代,忽必烈才从中亚带回大批的玉雕工匠,让中原雕工更上一层楼,其后直到清代,痕都斯坦玉雕工艺都堪称顶级,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也有记载:“今琢玉之巧,以痕都斯坦为第一。”
  苏油手里的石头不是玉石,但是也是好东西。
  贺兰石,如今尚名不见经传,但是后世却是与端砚的端石齐名。
  贺兰砚除了发墨迅速,不郁结,耐用之外,还有个神奇的特性,那就是如果配上盖子,能如同密封器一般,素有“存墨过三天”之誉。
  张麒笑道:“少爷真是在哪里都能寻着宝贝,魔鬼城里能寻着怪石,戈壁滩上能找到玛瑙,这里还能找到砚材。西昆玉工手艺不错,不过都是蛮夷花色,得找李宫使设计才行。”
  苏油将那块石头放到包里:“得,这趟就值了。”
  然后笑着对小多吉用吐蕃话说道:“谢谢多吉,带我们来,那匹马,你的礼物。”
  多吉都不敢相信,这匹马倒是没什么,但是宋人全套的牛皮黄铜马具,在蕃人部落里可是价值不菲。
  仁多保忠骂道:“这傻多吉,还不赶紧谢谢贵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