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苏厨> 苏厨 第613节

苏厨 第613节

  交趾水田,普遍是一年三收,但是陛下考虑到交趾地区民生还很艰难,百姓收入普遍比较低下,积蓄也不丰盛的情况下,特意设定了这么低的税率。
  交趾路转运司,响应陛下号召,在此基础上,还整体免除了头子钱,义仓税,农器税,牛革筋角钱,进际钱,蚕盐钱,曲引钱,市易钱,免役钱,宽剩钱等苛捐杂税!
  交趾路转运司,将为交趾路提供足量的交换货币,百姓可以通过出售多余的物产,给自己赢得利润,除了交粮,也可以缴纳铜钱。
  作为扶持,对蚕丝,天方胶,胡椒,香料等生产,官府概不征收额外税赋,以鼓励百姓在种植粮食之外,开荒拓地,发展产业。
  鉴于交趾郡人口相对密集的情况,在本地土地不足分配的情况下,官府鼓励大家移民湄洲,那里还有种不完的地!
  希望交趾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吸收大宋的先进农耕技术和手工艺技术,让孩子读书识字,勇敢地为自己选择更加美好的生活。
  关于政府稳定运转的问题,也请广大百姓不要担心,交趾郡以后的主要公用支出,官员俸禄,将来自商税,矿业税,金融,码头店铺租赁,市舶司贸易分润,冶金,船舶制造,工坊生产等工业税收和诸多利源。
  希望大家努力劳动,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打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也为自己的后代,打造出一个更加美丽的交趾郡。
  这是交趾郡人,甚至是现在的天下人,第一次读到如此亲和的政府社论,不再是那种冷冰冰的官方用语,充满了鼓励,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期许。
  交趾人真的感动了,哪怕是最顽固的守旧派,也不得不放下报纸,轻轻地叹一口气,然后推开门,走上街,加入开心得竞相奔走欢告的人群中去。
  这个税额,是经过四通商号认真审核的,交趾地处偏远,发展不足,但是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船小好调头。
  经济体量本身并不大,将产业定在海港,船舶制造,冶金和工商业后,在金融业的强力助推下,一下子就将一个传统农耕地区,转变成了一个以工商业为主体的新兴地区。
  光矿业和贸易,就给大宋输送了数千万贯的利益,而地区得到的发展红利,一年也是千万贯的级别。
  仅仅两年,理工学就将交趾变成了一个宝地,商税今年将超过蜀中,年后就会超过两浙,成为南海聚宝盆。
  在没有蜀中两浙的人口负担,却拥有蜀中两浙大利的情况下,交趾郡,会在三年内变成了大宋最发达地区!
  这就是工业加海贸的巨大力量!
  苏油给当地农业定出两分五的税收,其实已经有点黑心了,主要是为了保证军队的给养,才不得不如此。
  这一期的《南海时报》,震动的不仅仅是一个交趾,还包括了正在惨烈厮杀中占城。
  张令从,李福全,刘逢,黄时中麾下,立即多了无数占人前来投奔,义军力量越发壮大,占城派遣军压力陡增。
  蔗田边,竹林后,山谷里,到处都是突击偷袭占城派遣军的“盗匪”,而且武器越来越精良,战术越来越先进,士兵越来越精锐。
  不少派遣军将领已经发现,义军中有一些带着袖标的人,这些人具备极高的军事素养,充当着军事指挥的角色,在义军的乌合之众当中,充当着骨干。
  这些全是职业军人!而且是丛林作战的专家,他们的出现,让奉炎军的战力立刻上了不止一个档次!
  第九百零七章 各有勾当
  麻令州,奉炎军大营,义勇们正在训练刺击,砍杀,射箭。
  一个带着袖标,身穿古怪军服和皮靴的中年汉子,用钢钉将甘蔗刀的目钉钉了出来,然后取出一枚中间有缝的圆铜片,从刀条尾部敲了进去,重新用竹钉将刀柄钉好,笑道:“成了,这样我们的刀就有了护手,可以偷敌人的手了。”
  张令从拔出甘蔗刀,朝那汉子砍去,那汉子举刀虚挡,将张令从的刀架在护手处,然后顺着张令从的刀锋向下抹去,喊道:“披手指!”
  张令从撒手丢刀,哈哈大笑:“木依兄弟,有你的!”
  那汉子正是夔州义勇木依,这次占城风云,苏油高薪聘请了二林,夔州的复原军人,前来对奉炎军进行战术指导。
  这些人都是悍卒,他们补充到义军中共同作战,其战术素养很快就获得了义军上下的尊敬。
  木依说道:“丛林里边,就要用这种两尺半的刀才好,我们的长刀,那是在西北战夏狗步跋子用的,在林子里用,有时候拔都拔不出来。”
  “再说这个本就是你们用习惯了的兵刃,那就不用改了。”
  说完看着场地上正在练习弓箭的一帮人,和那个拿着一支超华丽长枪,长枪薄刃底部还挂着一枚明晃晃铜钱的家伙:“那个才是好东西,就是还得多练啊。”
  义军用的弓很长,长达两米,不过不是英格兰长弓那样笨重的家伙,显得有些细弱。
  而且弓臂上长下短,看着非常古怪。
  那是平正盛给交趾郡转运司的建议,用竹材和木芯临时粘合烤制,部分地方用藤加固,制作出了大量的和弓,投放到战场上来,作为义军的远程攻击武器。
  还是批量加工产品,稍显粗糙,但是威力能够穿透一厘米的木板,对付起占城人来,只要不是着犀甲的高官,那是轻轻松松。
  而且操作和对力量的要求,比宋弓轻松得多,相应的训练时间也就可以大大缩短。
  弩这种东西太复杂,而且宋弩金属件多,不利雨林保养,枪械那就更别想了,补给不畅的时候,给义军也纯属浪费。
  所以苏油指示冶州按照标准图纸制作出竹条,木芯,交州工坊粘接烘烤涂漆,用生产线方式,一个月内就制作出了数万支威力还不错的竹弓。
  箭就更简单了,这东西在西北麻烦,在交州就不是事儿。
  这里早就囤积了无数的竹材,大竹的竹肉非常厚实,就像拉筷子那样就能拉出标准箭杆。
  尾羽肯定不够,用赛露络会割手,交州箭羽,是蕉麻纸涂抹魔芋胶薄膜制成。
  跟羽毛没法比,但是比明代用棕榈叶做弩箭的箭尾,已经算是比较先进了。
  箭头反而是最简单的,冶州的冲压机一日可以压制出数万枚箭头。
  因此就出现了一个月内,奉赤军多出了一万弓兵的爆兵模式,小苏少保偷偷让木依给张令从等人带话,不要珍惜弓箭,给我狠了命的操练,交州给你们管够!
  这就导致了训练场边,报废弓箭堆积如山的情形,取下箭头之后,都成为了炊事兵们非常喜欢的引火材料。
  上边有油漆膜,特别好烧!
  张令从看着在那里扛着切羽樋,穿着华丽竹甲,顶着金饰头盔,大热天里还穿着锦袍,腰里边还别着一长一短两把漆鞘长柄刀,甚至还有一柄洒金面小折扇的平正盛,摇着头道:“娃倒是好娃,弓马娴熟,将略精通,就是太招摇,被这一身给整废了……”
  木依笑道:“别管他,听说他们那边就是喜欢这样,这还不是全套,没上阵,还有个面具没戴呢……”
  就见平正盛在一名射手身边停了下来,似乎是指点他姿势有问题,然后取过竹弓来,抽出三支箭唰唰唰一连三发,箭箭正中四十步处的靶心,然后将弓交给看傻了的射手,在崇拜的目光中,重新扛起枪朝下一个射手走去。
  张令从摇摇头,被那头盔上琴鸟尾羽一般的金色装饰晃得有些眼晕。
  三州战事,如今进入了相持阶段,占城王军现在还掌控着州城,但是外围的县,乡,义军活动频发,声势壮大,如今连三州间的粮草调动,都必须派出大军护送。
  三州军将的告急文书,一日三封飞向横山关,让横山关占城守将良保焦急非常。
  而占城王其实一直在试探大宋的反应,从目前情况看来,比较让人满意。
  占城水师,掌握在王珍的手里,麻留甲海峡那场大战,占城没有参与,所以不知道到底有多厉害。
  经过试探之后,大宋那边也仅仅是出了一张报纸,空话连篇,连出兵干涉三州都不敢。
  说到底大宋再强大,举国百万军队又怎样?那也是鞭长莫及。
  交趾一郡,不过四万土丁而已。
  听说大宋过来的本土军队,三千都不到。
  所以诃黎认为,大宋这样的反应才是正常的,换成他,也得如此。
  接下来就好办了,他本来就不是要重点解决三州地区,他是要扫除王珍,保证自己对横山关以南地区的绝对控制权,然后才进取三州。
  虽然对试探的结果很满意,但是对前线将领还是必须保持压力,因此良保收到的信里边,主要还是申斥他作战不力。
  看过王书,良保对副帅故伦和送来王书的执政官邹时阑叹气:“非我不战,实在是……从这里发粮前往三州,陆路过于凶险,让王珍运粮,又一再找借口推脱,如今不说三州了,横山关军粮都在告急。”
  “不是末将不力,这个……还请大王早日解决王珍,水陆并进,才是取三州之上计。”
  “宾童龙一日不下,三州之乱,一日不能绝。”
  邹时阑呵呵一笑:“怎么说?这是反过来将过错推给大王了?”
  副帅故伦赶紧打圆场:“大帅不是这个意思,如今三州民心思宋……”
  “闭嘴!”邹时阑立即阻止:“好哇!你们竟敢首鼠两端,诸般推据,这是要造反还是投宋?!”
  良保大怒:“三州如今还在我占城手中,宋人远在数百里之外,执政官此话是如何说来?”
  邹时阑冷笑道:“大帅所守的,怕只是三个孤城吧?据我所知,守城军不敢出城五十里。”
  “这还是对付那些盗匪,要是宋军一来,岂不是望风披靡?!不战而降?!”
  “须知汝等合门良贱,都在王都,真要造反,好好想清楚!”
  良保怒极抽刀:“连先王都不敢对我如此说话,待老夫先宰了你这佞臣!”
  故伦赶紧一把将良保抱住:“大帅息怒!使不得!”
  说完又对邹时阑说道:“大帅的意思,是我军粮秣已然不足,按道理第二季稻米下来,国中应当启运十万石来横山关,可至今一担粮食都没有运到。”
  “如今三州之地,只能靠将士们就地征粮,搞得怨声载道,三州民人,更加倒向大宋。”
  “执政官,我军粮草何时可以抵达?只要粮草一到,我们立即组织攻势。”
  邹时阑冷笑道:“粮草一时不继,这就是你们的借口?那往年王城下书,横山关要有三年之蓄,我问你们,那些粮食,哪里去了?”
  良保和故伦顿时哑然。
  “说不出来了吧?”邹时阑冷笑道:“是不是换做金银,和王珍那逆臣做交易,发财生利息去了?”
  “呵呵呵,恭喜二位日进斗金,我这就回禀王上,告诉他横山关缺粮的真相!”
  故伦赶紧一把将邹时阑拉住:“使不得!”
  将邹时阑按到胡椅上,故伦赔笑道:“执政官言重了,咱这也是被逼无奈,给将士们谋点衣食嘛。”
  说完偷偷塞过去一张纸票:“执政官大人大量,莫与我等粗人动怒,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
  第九百零八章 陈田
  邹时阑将纸票打开,竟然是一张交趾市舶务的提货单,上面写的是“发字仓碾花罗一千匹,见票发付。”
  见两人还算知趣,邹时阑又将货单插入袖中,放缓了语气:“王上那里,得亏我与两位遮掩,可别当朝中全都是傻子。”
  “是是……”故伦赶紧赧笑:“还请执政官说动王上,早日拿下王珍,如今不少货都压在市舶务那边,提不出来啊。”
  说完又低声道:“不一定要拿下,只要王师回返都城就行,以后我们这里,每年孝敬执政官一成干股,如何?”
  邹时阑似笑非笑,还未答话,就听良保一拍桌子:“小气!以后还得多靠执政官在京中周旋,一成怎么能够,两成半!”
  邹时阑笑得满脸花:“爽快,我就喜欢大帅这样的耿直性子!”
  良保被人拿住了痛脚,只好忍气吞声:“在下性子粗野,刚刚……执政官原宥则个。”
  “好说好说……”邹时阑不以为意:“大家同殿为臣,都不容易,些许的冲撞,哪里计较得过来?”
  故伦谄笑道:“那今后大家就合作了,王上哪里……”
  邹时阑说道:“两位再坚持一段时日,稳住局面就行,给你们透个底,王上本意也是旧州,而不在横山关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