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启复汉> 第317章 恶人自有恶人磨

第317章 恶人自有恶人磨

  “好,既然出来做事,那就要好好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我们兴汉盟的人才多了,可用之人多了,兴汉盟才能继续健康的发展。所以说,教育部就是我们兴汉盟的基石,你作为我的贤内助,可一定要为我打好这个基础。”
  “你放心吧,我很用心的,若是遇到不懂的,我会向你、向罗成叔叔等前辈请教的。”周玥答应道,也不反驳刘信启话中使用的“贤内助”一词。
  两人继续聊天,一直到中午,一起吃了个午饭才各自散去忙工作。
  ……
  正月初九,焦睿在各团营挑选的特种连人员全部到齐,原来就是战士的,给了陆军部或水师部武将卡补偿,不是战士的已经全部附了武将卡。
  全连算上焦睿共计一百零一人。
  上午刘信启前往军营进行了检阅,下午亲自送这支特种连乘坐运粮船前往滨州。
  “有这一百名猛士帮衬,那些义军就能真正的站住脚了。”周心远说道。
  周心远是前几天才回来的,在河北他已经帮不上什么忙了,那些义军对于周心远的指手画脚有些不耐烦了,不像刚开始对他那么热情,开始逐渐将他边缘化。
  所以周心远自感无趣,就乘坐运送流民的船回了蓬莱。
  “老师这次为什么不跟着去?”刘信启问道。
  “那些义军没有前途的,不仅主官心中无沟壑,底下的义军也是得过且过,自从有了我们兴汉盟支援,有了用人换粮换装备的门路,就更加的疲赖了。”周心远说道。
  “都是活不下去,被逼造反的穷苦百姓,都没啥大的见识,当然不能指望他们有多么高远的理想了。”刘信启应道。
  “明天白石弯新船下水,您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行,前段时间看到那么多腌攒事,去转转,看看新船也好。”
  周心远答应了刘信启的邀请。
  自古粮食都是地里种出来的,河北的义军想要生存,肯定会做一些劫掠百姓的事,周心远在那里呆了近两个多月,看的太多了,又不能制止,只能勉强让义军少造杀孽。就是不知道那些被抢了粮食的农民是怎么度过这个冬天的。
  送走焦睿和他的特种连后,刘信启和周心远一起前往位于港口的流民安置点。
  这处安置点是由仓库改造的,用来给这些从战乱之地过来的流民稍作休整,将他们的旧衣服全部清理,并清洁身体,避免将河北的瘟疫之内的病菌带过来。
  刘信启知道这样做的效果可能不能绝对杜绝病菌传播,但是总比什么都不做强。
  来到仓库之后,刘信启看到上一批送过来的流民心态已经稳定了下来,除了有一部分比较担心还留在河北的亲人以外,其他的人已经接受了目前这种安逸的生活。
  “截止正月六日,这里已经接收了两批流民,合计九百一十七人。”流民安置点的人给刘信启解释道。
  自从二十二日在海仓镇决定和义军用补给换人之后,义军很快响应,除夕的时候就向蓬莱送了两船人,正月初六又送来一船人。
  “向外安置了多少了?”刘信启问道。
  “已经向外安置了五百四十人,其他人都是暂时不愿意前往工厂,其他七县的荒地还没有统计出来,也没法安排他们去开垦荒地,只能滞留在安置点。”负责人回答道。
  “我回去后会安排户部加紧统计工作进度,可以先确定出来一部分无主之地或荒地,到时候你这里就可以安排愿意种地的流民前往安置村寨。今后从河北过来的流民会越来越多,一直这么养在安置点也不是办法。”刘信启安排道。
  “确实不是长久之计。我已经发现这里有一些好吃懒做的人,我担心他们什么都不愿意做,不愿意去工厂也不愿去拓荒种地。”负责人提出了一个难处。
  “这种人多吗?”
  真的是什么人都有,这个时代、目前的处境下竟然还有这种想要混吃等死的人。
  “不多,有十几个吧,还没有明确调查过。”负责人回道。
  “等户部那里准备好,你可以对每一批过来的流民设置一个最晚出安置点的时限,过了时限仍然不愿意出去的,我会让‘监狱’配合你,将他们抓过去劳改。对付这些无赖,监狱有的是办法。”刘信启安排道。
  “谢盟主。”
  “就算留在安置点,也可以安排他们在港口码头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然后看情况给一些报酬,以工代赈。”
  ……
  从安置点出来,已经是一个时辰之后,刘信启和周心远顺着大街走着入城,回盟部。
  “卖报啦!卖报啦!兴汉盟正月二十五日组织第二次吏员招募考试,这将是最后一次不限制文化程度的招募考试。”
  “卖报啦!卖报啦!兴汉盟正月二十五日组织第二次吏员招募考试,…”
  “给我来一份。”
  刘信启上前买了一张,跟在后面的警卫员付了一张一斤粮票。
  打开报纸,看到头版头条就是关于这次吏员招募考试的信息,里面的内容非常的详细,还有考试的科目和重点。
  不限制文化程度的意思是所有人都可以报名参加。今后就会要求参加吏员招募考试的人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比如基础扫盲考核、础义务教育水平考核等,要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高。
  这些都是兴汉盟这几天开会讨论决定的,这版报纸的头版内容也是吏部提供给宣传部的。
  “没想到罗高在办报上竟然能做的有声有色,我听说,年底的那版报纸卖出去了三万份,八县之地识字的家庭基本做到了每户一份。”周心远赞扬道。
  “新生事物,并且独一无二,一份报纸也不贵,不够吃一顿饭,自然很容易推广。但是我也没想到罗高可以这么快将《百姓旬报》在其他七县推广开。”刘信启回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