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科幻异能>黑科技之树> 第435章 1号原型机的测试

第435章 1号原型机的测试

  其实作为星空航天科技公司太空商业计划中的一环,太空电影也在其中,而电影所能取得的宣传效果是任何广告都无法替代的。
  因此,当这部即将前往太空进行拍摄的电影里的演员准备乘坐星空航天的“仙女座”载人航天飞船前往太空时,立刻在国内就掀起了一波极大的热度。
  其实觉得这次太空之旅最值得票价的反而是另外两名一起前往太空的游客,同样跟着一起出镜。
  他们俩将在空间站呆一段时间之后返回地球,而演员和执行导演将呆着空间站一段时间,进行拍摄,任务还是非常重的,除了舱内画面之外,舱外的拍摄难度其实更大。
  对拍摄设备在失重环境下的掌握难度更不用说,在拍摄上,空间站内的航天员也得进行一些必要的辅助工作,这些都是拍摄成本。
  3月7日的下午19时,在文昌航天发射基地内,星空航天科技公司的发射塔架上已经树立起了高高的火箭,尤其是在顶部的白色载人飞船内,已经坐好了四名即将前往太空的航天员。
  虽然他们不是专业航天员出身,性质和去太空旅游一般,但由于这次发射任务的特殊性,他们四个受到了国内外极大的关注度。
  所引发的讨论度同样很十分高涨,可以说这部电影从开拍开始,就注定被很多航天爱好者所期待。
  而在飞船内,他们四个说不紧张都是假的,尤其是执行导演,这次的压力是最大的,不过有去太空的机会,他当然不会放过,这样免费前往太空的机会可不是一般人能够享受到的。
  虽然国内外凭借商业模式前往太空的游客这几年已经来到20人左右,没有发生过一起太空安全事故,不过大家还是很紧张,同时十分好奇太空里的具体模样。
  飞船的起飞过程和往常一样,非常的顺利,四人很安稳的突破大气层往空间站飞去,5个小时之后,飞船将和空间站展开对接工作。
  而林浩要关注的确是在冀北星空航天星际飞船基地的试飞工作,由于帝都的地价,使用试飞基地选在了距离帝都最近的冀省。
  作为星空航天星际飞船的一号原型机,它这次将执行低空起跳实验,最高飞行高度为150米,一切都是为了测试飞船的发动机输出控制系统。
  因为还是最初型号的1号原型机,在飞船外也没有任何的遮挡和喷涂,通体金属色,在视频里,笔直的站立在基地试飞平台上。
  现在1号原型机并没有安装头锥和襟翼,动力部分也仅仅只有一台发动机。
  林浩坐在他的实验室里,很安心的看着这次实验,不过他已经做好了发生任何事故的准备,反正在他看来前3台原型机就是用来做极端测试工作的。
  其中3号原型机生产出来之后,就是为了查看在加压状态下,飞船解体时能够承受多少的压力。
  因为飞船是按1比1的设计比例来制作的,所以一台发动机导致飞船在起跳期间的推力是不对称的,而不对称的推力会导致1号原型机离开地面后会发生水平滑移。
  这也是为什么林浩做好准备的原因,一旦飞行控制软件上出了什么bug,那1号机就得从150米的空中坠落。
  因此,林浩对1号原型机实验的关注度高于在文昌发射的载人飞船,在林浩看来现在使用的载人飞船注定是将来进博物馆的设备。
  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一样的星舰才是未来太空探索的主力,而不是nasa正在搞的重型空间发射系统(sls)火箭。
  从飞船起飞之后,林浩就开始关注1号原型机的飞行姿态,它决定着这次飞行实验的成败。
  不过让林浩比较庆幸的是装满液氧和甲烷燃料、高度30米的1号原型机升空后,在反应控制系统(rcs)推进器的控制下,在空中略微旋转,然后下降到着陆区。
  整个过程用时1分26秒,低空起跳实验完美结束,让一直关心的林浩彻彻底底的放下心来。
  不过最重要的是,现在进行测试的只是1号原型机,根据计划,星空航天总共要生产8台原型机用来测试,从1号到8号任务不同,等8号原型机测试结束之后,星空航天的星际飞船就将前往太空进行测试工作。
  而后续的原型机生产工作还在有条不紊的生产中,总的来说,最起码加班加点也得需要1年时间以上,星际飞船才能前往太空进行测试。
  这点,林浩也没有办法,着急也没有用,航天科技来不得一点点的失误,成本太大决定着它的生产研发过程只会是少数人的游戏。
  当然,国内除了星空航天有这个能力之外,据林浩所知国家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也没有闲着,都有生产太空飞机的计划项目。
  它们的目的是为了打造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实现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飞行,其本质上和星空航天科技公司的星际飞船项目是一样的。
  只是发射方式、飞行方式略有不同罢了,大家执行的都是一样的任务。
  只是航天科工集团的航天器将采用大小飞机接替飞行的方式,将航天器送往太空,对于大气层内航天运输非常便捷。
  林浩很清楚的知道,马上,星空航天科技公司在国内会有一家商业太空竞争对手出现,大家争取的目标都是为了大气层附近太空旅游游客。
  当太空大气层旅游成本降至3万rmb时,那时的游客数量将会突破林浩自己的想象,这种市场需求,没有人能够漠视。
  不过,依林浩看来,在国内有这样的一些竞争对手也好,能够降低星空航天科技公司的关注度,分担一些星空航天科技公司所遇到的压力,例如现在星空航天科技公司就被推上风口浪尖。
  成为国内对标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一面旗帜,这个工作可不好做,同时也是星空航天科技公司必须完成的工作,在世界商业太空领域的竞争。
  它代表着全球仅有两个国家能够完成商业太空领域模式的探索,在未来太空话语权的争夺已经从现在开始。
  双方的弹药就是各种的航天科技,无论哪个领域占优,都要被拿来大书特书。
  不知不觉之间,其他国家的身影,在太空中慢慢的淡去,成为太空领域的第二梯队,第一口螃蟹永远无法吃到。
  尤其是星空航天科技公司公布1号原型机测试视频画面之后,星空航天成为今天一天网络上的主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