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328章 曲阜孔府(盟主肥起加更)

第328章 曲阜孔府(盟主肥起加更)

  只不过在这个时候,徐光启也不能去和朱由校提钱的事情,因为实在没有办法说。
  难道告诉陛下,您的做法太过了,没钱给。
  这是什么话?
  只能回去想一想别的办法,看看能不能找出一些钱来。
  不过朱由校却没有徐光启的想法,他这次从京城出来就没想过自己花一分钱。这个钱会有别人来出,而且不出不行。
  朱由校只是远远的看了看难民,并没有过去实地考察。不是他不想过去,而是实在不方便;即便过去看了,又能怎么样?
  难民的生活就那样,并不会因为朱由校去看了而有所改变。朱由校要看的是其他的东西,做的事情也要放到幕后。
  至于说跑去刷一刷声望和存在感,朱由校没那个兴趣。在这里把存在感刷足了依旧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大明的问题不是出在这个环节上,而是其他的问题。
  知道刘茂没有撒谎,知道他真的做了事情了,这就已经足够了。
  朱由校要考察的是官,皇帝来一趟能代表什么?能代表大明的只有官。
  这个时代的百姓民智未开,有些时候有些做法并没有太大的用处。等到过几天钱粮发下去,朱由校倒是可以出去露个脸,让百姓们看看皇帝给他们发粮食了。
  现在过去,除了空许诺言,没有其他什么太大的用处。
  “行了,回去吧。”朱由校看了一眼身边的臣子,面无表情的说道。
  众人也不敢多说什么,谁也不知道现在陛下是怎么想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说不做才是最合适的选择。
  于是众人跟着朱由校往回走。
  第二天一早,刘茂就跑过来求见。
  看着顶着黑眼圈的刘茂,朱由校知道刘茂根本就没有睡觉。这位德州知府估计回去之后忙了一晚上,根本就没有做其他的事情。
  “臣刘茂,参见陛下。”见到朱由校之后,刘茂连忙跪地行礼。
  “行了,起来吧。”朱由校看着刘茂说道:“看你的样子应该是忙了一晚上,灾情如火,灾民嗷嗷待哺,你用心做事,这样很好。”
  “臣只是尽了为臣子的本分。”刘茂连忙说道。
  对于刘茂来说,能够得到陛下这样的夸奖,心里面已经足够高兴了。他连忙将手中的题本捧了上来,恭敬的说道:“陛下,这是臣昨天晚上拟定的。时间有些仓促,可能有些不足,还请陛下斧正。”
  “呈上来。”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
  陈洪连忙走过去将题本接了过来,快步走回朱由校的身边,双手将题本捧到陛下的面前。
  伸手从陈洪的手里面接过题本,朱由校快速翻看了起来。
  在这份题本上,刘茂围绕着“以工代振”制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方案。从码头的整修到运河的疏通,再到河堤的修缮,以及境内道路的修理,全都做了安排。
  按照刘茂的说法,一个一个工程开始,从最急切的开始。如果灾民们在德州停留的时间长,那就把所有的工程全都做了;如果停留的时间短,那就把前面急切的做了。
  甚至在后面也写明了怎么样统筹人员,怎么样发放粮食和银两,全都写的一清二楚。
  单单从这份题本上,就已经能够看出一些东西了。朱由校发现这个刘茂的确有一些能力,不是混日子的官员。
  朱由校说道:“做的不错,已开始动起来了?”
  “前期就先用德州府库的粮食和银子撑着,后面朕会让人给你送银子和粮食来。另外你准备一些粮食,朕一会带着去灾民那里,全都发给灾民让他们有几天的口粮,然后你再带着他们去上工。”
  “臣明白,马上去准备。”刘茂连忙答应道。
  陛下显然是要收买人心,这一点刘茂看得出来,但是这个事情必须好好配合,让陛下收买人心收买的彻底,不然的话,自己的麻烦就大了。
  这样的事情只有陛下能做,他刘茂是万万不敢的。
  回去之后就安排衙门里的人手去灾民之中宣传,告诉他们陛下到来了,给他们带来了粮食,同时为他们带来了工作。只要好好的听朝廷的招呼,按照朝廷的安排做事,他们就能够领到粮食和工钱。
  这种事情都是陛下给他们带来的,同时也要组织灾民给陛下叩头谢恩。这种事情,场面上也要宏大,要请一些本地的士绅和乡绅,让他们捐一些钱粮出来,表达对朝廷和陛下的支持。
  同时也要找一些士子和文人,把这一次的事情记录下来,写一些歌功颂德的文章,到时候一起呈给陛下。
  在刘茂看来,这就是自己的机会了。
  事情要办得漂亮,同时马屁也要拍得够响。
  在官场上为官这么多年,刘茂很清楚,光说不做不行,光做不说也不行。尤其是在面对陛下的时候,说的要漂亮,事情也要办得漂亮。
  朱由校深深的看了一眼刘茂,说道:“行,你去准备吧。”
  等到刘茂走后,陈洪悄声来到朱由校的身边说道:“皇爷,锦衣卫都指挥使许显纯来了。”
  “让他进来吧。”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
  时间不长,许显纯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的表情很严肃,见到朱由校之后,连忙躬身行礼,“臣许显纯,参见陛下。”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说说情况吧。”
  “回陛下,德州知府刘茂的确是组织了人员捐钱捐物,也的确救济了百姓,算是做了一些实事。”
  “不过德州城中也有不少人借此发财,他们趁机囤积物资,抬高物价,把粮食运到灾区去卖高价。”
  “不过臣探查出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们运过去的粮食全都没有自己售卖,而是转给了一家叫做宏盛的商号。”
  “现在整个山东的粮食,基本上都握着这家商号手里面。尤其是在灾区,这家商号更是大肆的囤积居奇,抬高物价。”
  “整个受灾的济州府粮价非常的高,同时有人在大肆的收购灾民的田地,大肆的放出贷款,让灾民卖儿卖女。”
  听到这话之后,朱由校的脸上也没有什么意外。
  在这样的时候,如果不发财,那怎么对得起那些人的良心?
  有这样的事情才是正常的,否则大明朝就不是大明朝了。
  朱由校关注的点并不在这上面,继而问道:“为什么这些商人会愿意把自己的粮食转卖给这个叫宏盛的商号?”
  要知道,这可是一个发财的机会,没有人会把到手的钱送出去。如果在面对这样发财机会的时候,他们愿意把到手的钱送出去,那就只能说明一件事情,他们不送出去不行。
  这个钱必须要让别人赚,别人吃肉,他们只能跟着喝点汤。
  “回陛下,其实也很简单,因为这个宏盛商号背后站着的是曲阜。”许显纯没有丝毫迟疑的说道。
  对于许显纯来说,任何人都没有眼前的陛下来的重要。
  陛下对自己有提拔之恩,同时自己也是锦衣卫,自己的眼里不能有别的东西。
  自己的前任骆思恭就是因为眼里有了别的东西,所以他才把官职给丢了。自己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不容易,不能犯这样的错误。
  朱由校也没觉得意外,轻轻的点了点头说道:“倒也不让人意外。”
  山东这个地方,是孔子的老家,但也是历史上造反比较多的地方。三国有黄巢,到了大明朝,山东这个地方也没少造反。
  永乐年间就有唐赛儿在山东造反,现在又有徐鸿儒准备造反。山东这个地方的百姓生活的很苦,这是为什么呢?
  朱由校抬起头看着许显纯说道:“你去帮朕查一件事情,看看这曲阜在山东究竟有多少田地?不要惊动山东的地方官,查出来之后回来告诉朕。”
  “是,陛下,臣马上就查。”许显纯连忙躬身答应道。
  “行了,去吧。”朱由校摆了摆手说道。
  等到许显纯走了之后,朱由校叹了一口气。
  曲阜,这是一个在大明朝绕不开的地名。
  正德六年,河北刘六、刘七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破曲阜、焚官寺民居数百,县治为墟”。
  明武宗朱厚照诏令山东巡抚于鲁故城西南隅以孔庙为中心重筑新城,即现存明故城。
  曲阜之中有孔府啊!
  弘治年间,孔庙遭火灾。
  弘治十六年,明孝宗敕旨大修阙里孔庙和衍圣公府,由内阁大学士、太子太保李东阳监工,孔府遂又改建。
  孔府在明正德以前不在曲阜城内,在县城以外,距城十里。
  嘉靖年间,为保卫孔府孔庙,明世宗下令迁移曲阜县城,移城卫庙。经十年时间建成曲阜新城,城墙高耸,外有很深的护城河。孔府、孔庙居于曲阜城中,奠定了孔府的规模。
  自己到山东来,绕不开的就是曲阜,同时绕不开的还有孔府。在山东这个地面上,恐怕孔府的话比自己的圣旨都要好使。
  这一次受灾的地方,大部分都围绕着曲阜,徐鸿儒造反也是围绕着曲阜。不得不说,这是个有意思的事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