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269章 藩王乃天下大祸

第269章 藩王乃天下大祸

  听了朱由校的决定之后,四位内阁大学士的神情并不一样。
  其中韩爌最高兴,其他三人倒并没有什么高兴的意思,显然这个选择他们并不喜欢。
  不过朱由校也不管他们喜不喜欢,自己就是要做这个决定。
  略微沉吟了片刻,孙承宗向前走了一步,沉缓的说道:“陛下,冯从吾乃是皇家书院的祭酒,皇家书院的学生明年也参加科举,到时候恐怕会引起非议。陛下是不是再慎重考虑一下?
  看了一眼孙承宗,朱由校倒不是怀疑他有什么私心。即便他有私心也没有关系,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朝中的官员有几个没有私心的?
  只不过朱由校不在乎罢了。
  朱由校伸出手指,敲了敲椅把手,漫不经心的笑道:“即便如此,那又如何?”
  事实上,朱由校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扶起冯从吾。
  他就是这么想的,也准备这么做,那些引起非议的事情,他根本就不在乎。
  不但不在乎,他正是想通过这样的非议来告诉天下的读书人:如果你想做官的话,那就乖乖的去学朕想让你学的,乖乖的去皇家书院,而不是在那里大放厥词、自立门户。
  最典型的例子,当年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时候,黄老师学的人在哪里?
  选择一方面,必然就要放弃一方面,墙头草没有好果子吃。
  尤其是在国家的政策上,认定是对的,制定出来了,那要尽快的执行,而且要贯彻到底。朝令夕改最要不得,因为怕非议而不去执行,那政策还有什么意义?
  孙承宗听到朱由校的话,顿时一愣。
  他没想到陛下会这么说,不过在瞬间就明白了陛下的意思,这就是非此即彼。你要么选择听我的,要么就别想做官。
  这天下有风骨的人多吗?
  答案是很多。
  但是更多的人呢?
  更多的人读书只是为了做官。虽然他们嘴上挂着仁义道德、家国理想,但实际上心里面想的是怎么样做官,把官做大一点。
  朱由校显然没有再商量下去的意思,站起身子,摆着摆手说道:“行了,就到这吧。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你们退下吧。”
  四人谁也不敢怠慢,连忙躬身说道:“是。陛下。”
  事情既然已经有了决定,他们自然不会再强烈的反对。
  至于他们是不是想要找一些其他的理由来反对,这个朱由校一点也不关心。
  等韩爌四人走了之后,朱由校也走了,他回张皇后那边去了。
  马上要到下午了,天要凉了,在湖边呆着可不是一个好选择。
  事情并没有传出去,几位内阁大学士也没有把消息放出去。原因很简单,还没有到时候。
  如果说现在掀起了什么波澜,陛下肯定会不满意的。等过一段时间再说吧,或者过完年再说。
  这一天的早上,旭日东升,给凉了一晚上的京师带来了一些温暖。
  不少人开始在街上活动,各商贩开始吆喝着做起了买卖。整个京师就在略微有些暖意的晨光中慢慢的苏醒。
  京师的城门口,一队人马已经赶到了这里。
  所有的人见到他们的到来,全都避之不及。
  因为这些人打着的是司礼监的旗号,没有人敢在这个地方得罪司礼监的人。
  倒是有不少人在远处好奇地看着,司礼监的人可不经常出行,而且也没有这么大张旗鼓的。
  这究竟是什么人出城后还这么招摇的回来?
  很多人不明白。
  当然也有消息灵通的人,他们知道最近出京的司礼监的人,那都是去了河南。
  福王的事情在京师也传开了,显然这是福王进京了。
  果然,没多久,众人就在司礼监的队伍后面看到了福王的车马。
  只不过比起大伙想象之中的情形,这队伍可要小了不少,而且也没有什么王家气派,看起来反倒是很颓丧。
  事实上知道内情的人明白,福王这一次进京,再想离开怕是就难了。
  河南省的事情现在看来已经告一段落了,福王被剥夺了王位,同时家产也被抄没了。
  看到这样的情形,大家的说法不一样,不过主流还是觉得陛下做的对。
  文官对藩王没好感,因为各地的藩王都在疯狂的兼并土地。
  这一点让文官很厌烦,原因也很简单,并不是因为文官觉得藩王这么做不对,或者是觉得这么做有损国家利益,而是这原本该是他们自己做的事情。
  结果有了藩王之后,兼并土地的事情让藩王们做了。
  原本应该落到我口袋里的好处,现在却落到了藩王的手里面,文官他们怎么可能高兴?
  不少六感通透的人甚至觉得福王进京是皇帝要整治藩王的预兆。所有人都在关注着福王的车队。
  在一个没有人关注的地方,陈奇瑜坐在马车里,轻轻的挑着车帘子。
  看着眼前的京师的城门,陈奇瑜颇为感慨的舒了一口气。
  上一次到京城来,还是自己科举的时候。想想自己中举时候的样子,再看看现在的自己,陈奇瑜居然有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不过事情在变好,倒也让陈奇瑜高兴了不少。
  车队很快就入了京城,福王也被不情不愿的安排到了宗人府。福王这一次进去之后,下一次再出来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至于福王的家眷,全都被有井有条的安置好了。
  做完这一切之后,王安便回宫复命了。
  至于陈奇瑜,自然是早早的被安排到了驿站里面。他不过是一个从五品的县令,在京城这样的地方,实在是有一些排不上号。
  陈奇瑜也不着急,安静的等着。既然陛下让自己静静,怎么也要有一个安排。
  西苑之中。
  朱由校看着王安,轻轻的摆了摆手说道:“行了,免礼吧。”
  等到王安站起来之后,朱由校才继续笑着说道:“这一次河南的差事办的不错。”
  “奴婢不过是尽了本分罢了。”王安连忙躬身说道。
  皇爷不喜欢自己,这一点王安还是知道的,之前对自己的态度可没有这么和善。
  因为这一次的差事,倒是让皇爷对自己感官好了不少,这让王安松了一口气。
  “陈奇瑜被安排在哪里了?”朱由校问道。
  “回皇爷,安排在了驿站。”王安连忙说道。
  “明天安排他进宫吧。”朱由校想了想,继而吩咐道:“福王那边等些日子再说,到时候朕会见他。”
  “是,皇爷。”王安连忙再一次答应道。
  “河南山高水远,去了这么久你也劳累了,回去歇息吧。”说着,朱由校摆了摆手,示意王安退下。
  等到王安走了之后,朱由校也松了一口气。
  福王终于进京了,这代表着所有的事情终于尘埃落定。在福王没有进京之前,自己还真的没有放这个心。
  接下来也没有什么事情,朱由校就回去休息了。
  这一段时间,朱由校的心思不在朝政上,而是在生孩子上。
  让张皇后给自己生一个儿子,这一点很重要,所以朱由校投入了比较多的精力。
  毕竟对于皇帝来说,有儿子和没儿子是两回事。
  有了儿子,代表你后继有人,朝廷上也安稳不少;可是如果你没有儿子,短时间内可能还没有什么,时间长了就不一定了。
  驿站之中。
  陈奇瑜也得到了消息,陛下明天早上要见自己。
  说实话,这有一些出乎陈奇瑜的预料。
  原本陈奇瑜以为自己进京之后,朝廷会给自己一个说法,大概率是奖赏,也就是至此而已了。
  比如给自己外派一个官,或者是安排到京师的某一个衙门之中。
  可没想到陛下居然要亲自见自己,这就让陈奇瑜有一些忐忑。不知道陛下要对自己做什么,是自己的做法触怒了陛下呢?还是让陛下满意呢?
  不过对于陛下要见自己,陈奇瑜还是很高兴的。
  毕竟这么长时间以来,他觉得陛下是一个有大魄力的皇帝。这样一位能够中兴大明朝的君王,他是很想见一见的。
  辗转反侧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趁着天还没亮,陈奇瑜就早早的起来了。
  好好的梳洗了一番,换了一套官服,踏着晨光,陈奇瑜便向西苑而去了。
  到了西苑门口之后,陈奇瑜发现王安已经在这里等自己了,这让他心里面松了一口气。
  说实话,陈奇瑜在京师认识几个人,但是在宫里面的,就只认识王安这一个人。
  先前在河南省的时候,两人聊起来感觉还不错,也算得上比较熟悉。
  陈奇瑜对王安的观感很好,这是一个有学识的太监,同时也是一个心中有正义的太监。这样的人他还是愿意多结交一下的。
  两个人见面之后,陈奇瑜连忙说道:“有劳王公公在此等候了。”
  “陈大人不必客气,这只是咱家的分内之事罢了。”王安也笑着说道。
  事实上,王安对陈奇瑜的观感也不错。
  最早在得知是陈奇瑜上的密奏的时候,王安心里多少还有一些芥蒂。
  可是聊下来,王安发现陈奇瑜的学识很不错,同时心中有正气,对大明官场上的沉沦陋习非常的反感,是一个敢想敢干的官员。
  这就让王安觉得陈奇瑜很不错,也愿意和他亲近。
  两个人相互叙了几句闲话之后,王安便带着陈奇瑜往里面走。
  一边走着,王安一边对陈奇瑜说道:“陛下的心情还不错,你说话的时候注意点分寸。”
  这意思很明显,陛下现在心情很好,你可千万别给弄不好了。
  事实上,虽然觉得陈奇瑜不错,可是王安心里面还是有一些担心。
  这位上的那一份密奏,那可真的是惊天动地,简直就是把河南省翻了个个儿。
  显然这是一个胆大敢说话的人。
  “多谢公公提醒。”陈奇瑜笑着说道,但是他的心里面却不以为然。
  在陈奇瑜看来,当今陛下有胸襟大气魄,怎么会因为自己说几句话就生自己的气呢?
  不过,陈奇瑜还是暗自记下了,没必要得罪的话还是少说点好。
  两个人很快就走到了万寿宫,王安带着陈奇瑜走了进去。
  此时的朱由校正坐在龙椅上。
  这是自己第一次见陈奇瑜。
  陈奇瑜看起来三十岁左右的年纪,五官端正、相貌堂堂,身材清瘦,目光炯炯有神,看得出来是一个坚毅的人。
  “臣陈奇瑜,参见陛下。”陈奇瑜见到朱由校之后,连忙恭敬的给朱由校行礼。
  “行了,免礼吧。”朱由校直接说道。
  等到陈奇瑜正起身子,朱由校这才继续说道:“朕也算是久仰你的大名了,今日一见,倒也是一表人才。河南的事情做得不错。”
  “臣多谢陛下夸奖。”陈奇瑜连忙说道。
  这也就是朱由校给陈奇瑜最后的夸奖了。关于河南的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了,朱由校不会和他详细的讨论,不过有一件事情还是要做的。
  于是朱由校说道:“朕初登大宝,又长于深宫,对外面并不是很了解。虽然深知百姓疾苦,可是朕却从来没有见过。”
  “你在河南为官这么多年,又上了密奏弹劾福王。虽然朕派人去查了,但还是有一些笼统。朕想知道河南的百姓过得如何,你给朕说说吧。”
  “是,陛下。”陈奇瑜连忙答应了一声。
  他没想到陛下居然如此关心河南百姓的疾苦,心中颇为感动,同时他也知道自己没有看错,当今陛下果然是有大胸襟大气魄,同时还有怜悯之心。
  这样的帝王乃是天下百姓最希望的,也是自己这样的官员最希望的。
  于是陈奇瑜就打开了话匣子,把河南百姓的疾苦说了一遍:没有地活不下去;天灾人祸之时,百姓有多么多么的凄惨,是怎么样吃不上饭的。
  朱由校目不转睛地听着,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凝重,眼中的怜悯之意也越来越多。
  等到陈奇瑜说完,朱由校语气低沉的说道:“百姓生活如此困苦,这都是朕的过错,是朕没有做好。”
  “陛下切莫如此想。”
  陈奇瑜连忙向前一步,安慰道:“如今陛下惩治了河南的贪官污吏,严惩了福王,将福王侵吞的田地还给了百姓,河南百姓的日子必然会好过不少。这都是陛下的恩德,河南上下的百姓必然会感念陛下的恩德。”
  朱由校看着陈奇瑜,轻轻的点了点头。
  这个人不错,很知道进退,也知道怎么说话。
  朱由校问道:“可还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吗?”
  “回陛下,河南等地依旧还有不少藩王,民间土地兼并严重,百姓无有立锥之地,此乃天下大祸矣。”陈奇瑜迟疑了片刻之后说道。
  原本陈奇瑜是不想说的,可是见到陛下如此圣明英武,还是决定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