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晚明霸业> 第800章 不明

第800章 不明

  “我看老先生身负贵气,神态雍容,应该不是行商的客旅吧?”小吏好奇道。
  刘理顺的仆人颇有些自得道:“我家老人乃是致仕归乡的朝臣。”
  这年头读书人的影响力依然很大,虽然陛下用人,喜欢用新人,新官员在朝中的占比也越来越大,但朝中的核心要务,还是以当年科举取士中走出来的大佬为主,而且这些人经过科举的研磨,宦海的沉浮,本身就比那些新官要强太多。
  是故,哪怕是徐梁有心推动新制,其科举制度的影响力,也不是一日两日便可以消失不见的。
  小吏连忙朝着刘理顺作揖行礼,刘理顺只是点了点头。
  “大人驾前侍奉陛下,如今致仕归乡,肯定有些事情不甚明了。小子与您说道说道,也好少些麻烦。往前头走不过十里,便有驿站可以休息,不过规矩略有不同。”见刘理顺眼中有些疑惑,小吏道:“若是在职的官员,需要有本部堂开具的文书,由本县与该部核算。若是致仕归乡,也须如是,不然一应开销,需要自己会钞的。”
  刘理顺一听,就知道新皇肯定已经整顿过驿站了。说起来,驿站这东西存在了几百年,一直说整顿,嘉靖朝就有人想要这么做,可惜皇帝忙于修仙,不愿意管这种小事,到了崇祯朝,索性来个一刀切,还逼出了个李自成。倒是没有想到,陛下的动作这般迅速,到如今连县里已经改制完毕了。
  “这位小哥,请近前说话。”刘理顺忽然开口道。
  那小吏没有迟疑,连忙上前,再给刘理顺行礼,“请老大人吩咐。”
  刘理顺摸出牙牌放在桌上,正面是个“文”字,表示他的文官身份。翻到背面,刻着刘理顺的姓名、官职、品级、籍贯等等,就如后世介绍信一般。那小吏看了脑袋一胀,连忙再行礼道:“卑职见过老大人。”
  “坐。”刘理顺面色温和,收起牙牌,道:“你说这里不收税,那之前说的免税是……”
  “回老丈夫,只要治下人等为公家出力,或是直接给付工钱,或是折价免税。这免税票可以免工商税,也可以免田税。”小吏口齿伶俐:“说是免税,其实就和抵税也没甚不同。”
  “日后若是官府给她修了屋子卖茶水饭菜,可收税么?”刘理顺又道。
  “这是两桩事体,修屋舍店铺是看店家的经营额度和态度。
  比如巧儿姐家里,若是做到了一年五十两,则额度够了。只要饭菜弄得干净,锅碗洗得干净,过往客商用的高兴,这态度也就到了。如此官府便会给她起个牢固的场所,继续做这买卖。若是她做不到这两条,尤其是饭菜料理得不干净,以次充好、缺斤短两,被人告到县里,那屋子还会收回来给别家用的。”
  “至于收税,只要经营额每年低于三百两的买卖,都是免税的。”吴小吏说完,补充道:“这是陛下定的规矩,不独独我们县,府里也是如此,听说凡是老光复区,都是这般的。”
  “你是生员?”刘理顺问道:“怎不穿澜衫不戴方巾?”
  吴小吏尴尬笑道:“卑职曾读过几年书,赶着前两年考了个甲等文凭,又在河南行政学院读了三个月的书,这才分到这儿做个吏员。像我这般的吏员县里怕不有上百个,哪里是生员。”
  刘理顺的眉头皱得越发厉害了。
  吴小吏感觉到这位阁部大佬似乎心事沉沉,连忙举手告退,匆匆牵着驴往别处去了。他很珍惜自己这份工作,若不是陛下广开学路,以他进学的程度,日后只能去人店里当个伙计,过上十几二十年熬个掌柜出来,这辈子也就那样了。
  刘理顺根本没有注意到小吏的离去,只是琢磨刚才听来的话。甚至不记得自己是怎么上的车,更不记得是何时在驿馆里住下的。直到老家人来归还牙牌,说是已经办好了县衙的文书,刘理顺才回过神来,窗外已经漆黑一片了。
  “臣刘理顺言:臣闻洪范八政,食货居其首。今国家动荡方安,内无寇患,外弭边戎,当此之时,该以足食通货为要务。臣以为:罢大工,停徭役,则民力足,可务稼穑。故能丰仓廪,免饥饿,此足食之道;去聚敛,减税赋,则商有余力,百货自通,此通货之渠。
  “臣此行归乡,沿途听闻,有地方不以朝廷法度行事,而以刻薄聚敛为功。年入三百两之家,则为课税之户。何其骇然之说也!南都江浙、吴松闽粤,其商贾量万出入,其本大如此,若以三百为数,则人人需纳税矣!而商贾求十一之利,又有舟陆之厄,其利甚薄,焉能再负重税?商路不通,而民用匮乏,邦本之隐患也!”
  刘理顺叫家人取出纸笔,就着蜡烛写下奏疏,仍旧难解心中忧患。他本想索性再回京中,犯颜直上,可又有些力不从心,大势难回的意味。相比艰辛的国政,似乎江南水乡的天伦之乐有着更强的吸引力。
  刘理顺一直坐到了天亮,方才将奏疏小心翼翼叠了起来,交给家人,让他速速返回京师,递入通政司。
  “那老爷您呢?”
  “我在此地暂住几日,等你回来。”刘理顺道。
  那老家人心想以老爷天启年间的进士资格,就算致仕了,地方守牧也少不得要送来拜帖聆听指教,断不至于会有亏待,便也放心地重又北上。他却不知,从京师到山东这一路上的州县都只有两种官:戴罪立功的罪官,以及新制度的新官。
  前者名为罪官,往往都是胆小怕事之人,戴着着戴罪立功的帽子,只敢小心本分地做自己手头上的事,余者不敢踏错一步。后者则是出身问题,这些人多是生员,罕有举人,对于进士从来都是敬而远之,怎么可能来巴结刘理顺。
  刘理顺落脚的河间府任丘县正是新官出身,深谙地方为官之要,重在民安财丰,而且陛下尤其忌讳官场往来,但有公事交往也不能宴饮聚会。
  而且又因为他在陛下身边儿呆过,有自己的消息网,时常能够接到某某同僚被免官罢职、逐出不用的消息,而且谈不上罪名,只说是沾染了旧官场习气罢了。
  任丘县想想自己的时文水平,若能在五十岁上得中乙榜就是祖宗积德了。而一个生员想在大明当官?这简直是痴人做梦!现在这痴人之梦竟成现实,焉能不好好珍惜?更何况现在已经有新官出身的同伴做到了布政使,真正的封疆大吏!自己未尝不能再进一步。
  因此上,焉能因为不认识的老头就坏了自己的前程?
  任丘县在得知刘理顺要在驿馆多住几天之后,提笔给驿丞批复道:“食宿无非钱钞,偏我囊中羞羞。仍照章程接待,自去别处揩油。”
  任丘县的打油诗很快就通过驿丞之口,在一个不小的范围内传开,乃成一则新出炉的官场笑话。然而此官场非彼官场,同样是官场中人的刘理顺却丝毫不曾得闻,真可谓井水不犯河水。
  刘理顺其实没有占公家便宜的意思,只是高洁得脱离尘世……换言之,有些生活不能自理。
  当驿丞跑来跟他讨要食宿费用的时候,刘理顺先是意外,问清楚规矩之后很大方地给一锭五两的小元宝,这让驿丞喜出望外,在接下去的日子里当他祖宗一样供着。
  作为一国财政主官,刘理顺经手的钱粮没有低于“万”这个单位的,但他却真不知道银子在民间的购买力。驿馆一天食宿不过五分银子,五两足以住上三个月了。
  刘理顺当然不可能在这里住三个月,所以多出来的都算是驿馆拿的打赏。徐梁虽然对廉洁看得很重,贪腐也是历代都难以容忍的陋规,但是打赏却不在此例。
  面对一个打赏巨资的豪客,也难怪驿丞即便被人招之则来挥之则去也甘之如饴了。
  五月上旬,端午刚过。
  冯先奇率领八百骑士在两日间赶到了塞外山城张家口。
  此地最初只是周长四里的军堡,万历年间与蒙古开市,张家口方才真正兴旺起来,最终造就了早期的西口商帮。其中有八家大商人成了其中代表,也就是被清廷封为皇商的八大家。
  若说所有晋商都是通敌卖国的白眼狼,这话有些过了。然而要说忠于大明,没有往口外贩卖过任何违禁物,那就谁都摘不干净。而且简单想想,无论是口外的蒙古还是关内的山西,都不是商品制造地,那么巨额的交易量是怎么产生的呢?
  其实就是从蒙鞑、东虏手里低价收购掠夺品,高价贩卖粮食和铁器,使得鞑虏能够再次入寇掠夺,再低价卖给晋商。
  晋商将这些近乎无本的商品贩卖到内地,甚至江淮一带,由此谋取了巨大利润。
  黄台吉时代每次从蒙古入寇都不会侵扰张家口,除了赃物可以脱手,消息来源也很重要。为了让鞑虏更有效率地掠夺,张家口的八大商人都会尽自己的努力调查清楚各地守军的兵力和将领,通报给鞑虏。
  如果说低买高卖是商人的本性,那么主动出卖情报的行为无疑就是严重的叛国罪了。而且按照后世刑法,这种事前通谋事后销赃的行为,一样是犯罪共犯。
  清军入关之后,清廷非但封了八大家为皇商,还赐下张家口五百亩土地,让他们在此聚族而居。按照时人习俗,既然举家迁到张家口,势必要将主要财产一并带来。而对于这些转手贸易商而言,最重要的财产就是真金白银。
  徐梁前世曾去张家口旅游,参观过晋商留下的银窖,那是真正把地下挖空放银子的地方。成堆的白银不进入流通环节,而是被深埋地下,听着很带感,一旦坐在徐梁的位子上看就很郁闷了。
  华夏从来不是产银国。在万历之前,市井流通的主要是制钱,更早些还有宝钞。直到西班牙从南美运回了大量的白银,以及日本白银提炼水准的提高,大明才有了足够的白银作为流通货币。
  而这些全世界送来的白银,最终被埋在地下,不见天日,对经济造成的副作用得有多大!
  当时的徐梁是想不到这些的,他那时候浸淫在成功的乐趣中,以世俗成功者的心态欣赏塞外美景,品尝别样美味,对于白银也只在脑中换算了一下等于多少人民币,全然没有想过这对于一个王朝、一个文明的意义。
  现在却是不的不想。
  ……
  “将军,探马在路上抓了个鞑虏细作!”探马冲到冯先奇面前禀报道。
  “既然是奸细,可盘问过了?”冯先奇大马金刀坐在马上,并不意外。
  探马还没说话,十步开外的“奸细”大声叫道:“将军!我们不是鞑虏奸细!我们是大明的顺民啊!”
  “顺民?顺民在夜中赶路?夜中赶路,非奸即盗!”冯先奇纵马上前,冷声道。
  他身后跟着亲卫,不过有一骑只落后他半个马身也是将军打扮,接口笑道:“还有行贿也得夜行。”
  “对对对!将军所言极是,我们是行贿的!”那人高声叫道。
  刚才说话那将军又道:“可是给我们高燕行贿么?”
  “正是正是!”那人忙不迭道:“正是给高燕将军送犒劳来的。”
  冯先奇哈哈大笑,马鞭指着那人道:“你连我姓什么都不知道,还敢说行贿!”
  周围亲卫、骑兵、探马也纷纷哄笑起来。
  那人吓得跪倒在地,心道这番不是奸细也成奸细了。
  “他带的东西可点看清楚了?”冯先奇问左右。
  很快有人回禀道:“将军,是双马大车六辆,每车都是大木箱子装的雪花银!怕没有上万两!”
  冯先奇让人用火把在那“奸细”脸上燎了燎:“多少银子,你自己说。”
  “三千……六百……”
  “放屁!”冯先奇怒斥道:“六辆大车运三千六百两银子,你当我傻子么!”
  “是斤……”那人颤颤巍巍,几乎哭了出来:“是三千六百斤……五万七千六百两。将军啊!我真不是奸细,这些银子替主家运回山西老家的。”
  “我看你一屁一个谎,断然不是什么好人。”冯先奇冷声道:“给我用刑,直到说了实话为止。”
  当即为上一群兵士,手持粗棒将那人打倒在地,连带他的随从、车夫、护卫也都统统放倒,登时哭声一片。
  冯先奇钢铁心肠,只是看着军棍一棍棍打下去,也不说话。直打得哀嚎声渐渐轻了,冯先奇身后才走出一骑,带着宽檐大帽,遮住了整张脸,低声道:“将军是战场猛将,这等拷问用刑之事还是交给我们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