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第684章 这就受不了了?

第684章 这就受不了了?

  多尔衮听洪承畴这样说,心中不由得是有了疑惑。
  现在的清廷今时不如往日,以前那是四方来投,多少人哭着喊着要投降,要给他们做奴才。
  然而现在大明强势崛起,蒸蒸日上之势越发明显,而反观他鞑子则是日薄西山,一天不如一天,治下许多的人也是在悄悄逃亡。
  这时候洪承畴竟然提出这样的意见,难道说他也有了叛清归明的心思?
  想到这里,多尔衮自然是不敢同意洪承畴的意见,只听多尔衮说道:
  “不过是和大明皇帝商谈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洪大人你是我大清的栋梁之才,国家股肱,身份显赫,又何须有劳洪大人出马。
  本王自会指派人选,洪大人不必操心。”
  洪承畴老来成精,虽然多尔衮极力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但依然是被洪承畴看得真切,一猜就猜中了他的心思。
  不由得,洪承畴便在心中感叹以前的多尔衮是一个多么英明神武,勇敢果决的人物。
  而现在他却是变的优柔寡断,疑神疑鬼,越来越没有枭雄的风采。
  难道说大清已经走到了尽头?
  可到了尽头又如何?自己已经投降了鞑子,卖了祖宗,不知有多少汉人因为自己而死在鞑子手里。
  别人也许有退路,而他洪承畴却是毫无退路可言,只能是跟着鞑子一条道走到黑。
  为了自证清白,同时也为了鞑子朝的前程着想,洪承畴又是说道:“摄政王大人,下官之所以如此建议,为的便是可以顺利和大明议和。
  大明皇上非同小可,若是随便派一个人去商谈,不但讨不到便宜,而且也不能展示我大清的诚意。
  所以还请摄政王大人理解下官的建议,下官完全是一心为公,况且下官已经是大清的人了,难道下官还能有其他路走吗?
  再则下官家小俱在盛京,下官又怎舍得弃他们而去?”
  洪承畴投降了鞑子,自然也在鞑子这里娶妻生子,有了家人。
  至于以前在大明的妻妾子女,则是因为战火纷飞,一时查无音讯。
  洪承畴这话基本上那就已经是说得非常直白,多尔衮若是再不同意的话,那无异于便是告诉所有人自己不信任洪承畴。
  一个臣子都不到上位者的信任,那他还有待下去的必要吗?
  这样即便强行留住洪承畴,也再得不到洪承畴的效忠,这和失去又有什么分别呢?
  所以这时候多尔衮也是无可奈何,只得答应。
  “洪大人言重了,本王之所以不愿意让洪大人去,其实是担心你的安全。如何还会不信任你呢。”
  洪承畴自然顺坡下驴,说道:“摄政王大人无需担心,有道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方才大明皇上派来的人一看其身姿风采便非同寻常,我军不也是没有为难他吗?
  如此,试问大明皇帝又怎会自降身份,自污声名来为难下官呢?”
  多尔衮无言以对,只能说道:“既然这样,那就劳烦洪大人了。”
  最后多尔衮虽然答应了,但是他在洪承畴心中的形象和地位不由得也是变了味。
  自从投降鞑子以后,洪承畴有无数次的后悔,但这一次真真是发自内心的后悔,失望透顶的后悔。
  第二天一大早洪承畴便是带着几个家丁仆人,只身打马来到了山海关城下,为李起大婚道贺,同时也请求面见李起。
  很快,山海关城门开了,洪承畴带着几人进去了。
  负责接待他们的是昨天只身出关的过顾炎武。
  而直到这时候洪承畴才得知顾炎武的尊姓大名,以及顾炎武如今的身份。
  知道顾炎武是李起身边极其器重的文官,洪承畴不由得也是惊讶,没想到如此身份,昨天竟然还敢出关,如此气魄,真真是令人惊叹。
  “原来你就是顾宁人顾大人,昨天下官多有失礼,还请大人海涵。”
  洪承畴一副彬彬有礼的模样,然而换来的却是顾炎武的冷嘲热讽。
  “我哪里是什么大人啊,在你洪承畴面前我的官位那可比你低的多,自称下官的应该是我才对。
  不过只是不知高堂得知你如今的显赫身份,她是应该高兴呢,还是会悲伤呢?”
  洪承畴听了,不由得是脸上羞红。
  原因无他,只因为洪承畴的母亲如今已经和他恩断义绝,划清了界限。
  现在听到顾炎武的话,不由得他也是想起了他母亲曾经对他说过的那份义正言辞的诀别之语。
  “老身生了你,还不如当年生了一头狼。狼尚且知道恩怨,可你却是连狼都不如。
  你的富贵老身享受不起,自今以后老身头不见鞑子的天,脚不踩鞑子的地,有违诺言,世世为畜。”
  那时候洪承畴帮助鞑子入关,占据了大半个天下,意气风发,很是得意,于是去老家接母亲进京享福,
  哪知道却被他母亲严词拒绝,还说了上面这番话。
  别看洪承畴是一个大名鼎鼎的汉奸,没有气节和风骨,可是他的母亲却是异常刚烈。
  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他母亲从此之后便是生活在一条船上,船上有棚,所以不见天,船在水里,所以不踩地,以此来实现自己的话。
  这件事情一直是洪承畴心中的一个痛,无人可诉说。
  可此时顾炎武却是把他点出来了,这让洪承畴如何不感到羞愧呢?
  然而羞愧过后却又是万丈的怒火滔天。
  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脸人,骂人也不揭短,
  顾炎武当着自己的面说这样的话,那无疑就是在啪啪的打自己的脸。
  洪承畴什么人物,又岂是没有脾气的。
  然后在这里却也没人惯着他,多少人都恨不得把他吃了才解心头之恨。
  “怎么,洪大人,这三言两语你就受不了了,你可曾想过有多少大明百姓,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父母兄弟被鞑子杀害!
  又有多少大明百姓眼睁睁的看着妻女姐妹被鞑子凌辱!
  他们那时又作何感想?他们的委屈又该向谁去说?他们的恨又该向谁去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