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第367章 战果

第367章 战果

  内侍和宫女刚把朱至澍扶到躺椅上,然后喊着要找医师时,张明伟走了过去,挥手让他们安静,然后就看着紧闭双眼的蜀王。
  如果是别人,可能这些内侍和宫女绝对不会这么听话。毕竟蜀王都晕倒了!可兴国公的权势摆在那,谁敢不听?
  端详了下朱至澍,张明伟岂会不知道他这是在装,便淡淡地开口说道:“我已说过,封地之事,按周王、楚王例,是没得商量的。但是皇上和我对于自愿拿出封地的,那也是有补偿的。”
  看到朱至澍的眉毛似乎动了下,张明伟嘴角微撇了下,然后继续说道:“一如周王,积极响应国策的藩王,可自行挑选海外封地。不巧我就知道海外什么地方有金山银山,还有铁矿等等,储量那都是以几十万万斤,挖个几百年都还有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声音冷了一点道:“不积极的藩王,不但封地照样要收归国有,海外就藩之地也是没得选,有朝廷指定!”
  说完之后,张明伟看向朱媺娖,眨眨眼睛道:“坤兴公主,蜀王晕了,估计没听到我刚才这些话。现在我要去巡抚衙门查封土地账册,你且留在这,等蜀王醒了后转达下我的话,如果他自愿配合朝廷国策,可让他选一处我以前向皇上禀告过的宝地。”
  说完之后,他就转身走了。
  “先生,等等我。”朱媺娖一听,立刻跟了上去,同时大声说道,“我翘着蜀王似乎不乐意的,留着也没意思,一起走吧!”
  “……”朱至澍闭着眼睛听到这话,心中顿时无语,这人还没嫁出去呢,胳膊就往外拐了,一点都不体谅姓朱的了?
  坤兴公主随侍兴国公身边,是个人都知道,以后肯定是要嫁给兴国公的。对此,朱至澍当然也知道。
  想着这封地,看这架势,好像是肯定保不住的。并且,他这事又不是第一个,不是说了还有周王和楚王的例子么?他们可也都是从洪武时期就就藩的。
  这么想着,朱至澍便也顾不得面子了,假装“啊呀”一声喊,便睁开了眼睛。
  看到兴国公和坤兴公主已经走到门口,听到动静转头看过来时,他便连忙装出惊讶的样子道:“刚才孤是怎么了?咦,你们这是要走么?这事儿都还没商量完吧?皇上定下的国策,可不能这么马虎,我们还是好好商量下吧?”
  “……”那些宫女内侍一听,顿时傻眼。
  这一次,他们算是见识了自己服侍的这位藩王,原来脸皮和成都的城墙一样厚啊!
  张明伟和朱媺娖听了,两人相视一笑,便转身走了回来。如果藩王能配合,那当然是最好不过了。
  这一次,张明伟不嫌麻烦,先用瑞王吸引了蜀王的怨气,也是有这个考虑在内的。
  回转过来后,张明伟也就费点口水,把刚才的话又说了一遍。
  朱至澍一听,连忙问出刚才一直想要问的问题道:“国公,还有真有这样的宝地?你可不能骗孤啊!”
  张明伟听了,只是淡淡一笑,随手向身后站着的刘金一伸手,拿到了一份他自己画的世界地图,就在朱至澍的面前摆开,然后先是一指吕宋说道:“周王是第一个积极配合国策的藩王,因此,这里便会是周王的封地。不但离大明本土近,且这里金矿和铁矿都是很大的。”
  说到这里,他又用手一拍后世澳大利亚所在地方道:“这里有一个全天下最大的铁矿之一,地方又这么大,奇珍异兽更是不少,殿下要是满意的话,我可以上奏,相信皇上会割肉的。”
  说到这里,他瞧了一眼朱媺娖,然后才转回头对朱至澍说道:“我知道的宝地,其实并不多,皇上本来想留给皇子的。但是皇上英明,国策调整,便想先奖励态度积极的藩王。”
  说完之后,看到朱至澍还盯着地图在沉思的样子,张明伟便又说道:“要想中兴大明,藩王宗室是绕不过去的坎。皇上是英明之主,下定了决心,不给后世留下这个问题,因此,这藩王就藩海外的国策,是绝不会动摇的。”
  听到这话,朱至澍终于抬起头来,看着他确认道:“国公,这里真得是有天下最大的铁矿,还有很多奇珍异兽的宝地?”
  “绝对!”张明伟听了,当即毫不犹豫地说道,“这一点,我可以发誓!”
  说完之后,他在心中补充一句:袋鼠你是绝对没见过的,野人你肯定也没见过,这些在那个地方都有。
  以兴国公的身份,都用发誓来回应,这让朱至澍不由得心中大定了不少。
  更为关键的是,他已经认识到,他其实没得选择。就算他不同意,看兴国公的架势,也绝对是会硬来的。与其这样,不如能捞上一笔。
  于是,就这么的,在张明伟的软硬兼施之下,蜀王朱至澍最终还是同意了。
  由他主动配合的话,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绝对是要顺利的多。其他地方有的事情,比如投献,托名在蜀王名下的,还有隐户等等,清理起来也将方便很多。
  这蜀地的整顿,算是第三回了,有经验,而这也是张明伟知道有蜀王主动配合,会做事方便好多的原因所在。
  搞定了蜀王,张明伟就到了四川巡抚衙门。
  这时候,有关城外的战果,也陆续禀告上来了。当然了,成都府这边的情况,也有锦衣卫去了解,同样禀告上来。
  城外这次大战,死伤叛军和流贼一共五万多人,大部分都是自相踩踏逃命所致。真正被朝廷骑军杀伤的,连十分之一都没有。
  俘虏的叛军和流贼,包括逃走了又回来投降的,一共是五十六万七千多,其中骑军有八千多。
  土司名下的叛军,大概有二十七万以上,还在统计中。其他是蜀地的汉人,或者被裹挟,或者是原本的流贼和叛军。
  到目前为止,一共活捉了两个土司,打死了一个土司,其他土司,基本都被逃走了。
  对此,张明伟倒也理解,并没有责怪手下将领的意思。
  当时,面对将近那么多的叛军,而自己这边一共就五万左右,根本就不可能顾得过来,打败贼军和叛军,收拢他们都是人手不够的。
  更不用说,那些土司都是有马,有亲卫的,看到情况不对,又不会傻到待着不走。骑马狂逃之下,骑军也不可能一一去追击。那么乱的情况下,又能分得清谁和谁!
  侯恂和左良玉这两个叛军首领,也是同样的道理,看到局势不妙,便立刻倒了旗帜逃跑,同样是没有抓到。
  对此,张明伟同样没有在意,就算逃了,也是丧家之犬。
  而且退一步说,如果当初在京畿之地那边的时候,左良玉没有逃掉的话,也就不会有他联合土司的事情。
  如今蜀地的土司,在他的各种手段之下,基本都已经反叛。这对朝廷来说,其实是件好事,正好可以改土归流,真正解决地方上的土皇帝,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大明西南土司经常闹事,甚至造反的局面。
  蜀地四面环山,通往秦地的蜀道,都在朝廷的控制之中;而在长江那边,张明伟也重兵布防,蜀地中的贼军也好,叛军也罢,都别想逃出去。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躲入深山,或者蹿入云贵两地。
  这本身就在张明伟原本的计划之中,因为云南和贵州也同样是土司众多,时常反叛朝廷,也是需要改土归流的。把大明的叛乱,一起赶去云贵两地,便是一起解决云贵问题的时候。
  此时,说这些倒也有些远了。毕竟大半个蜀地,如今都还在流贼和叛军的掌握之中。成都之战,只是打败了叛军的主力,以及一部分流贼军队,控制了蜀地最为富饶的地区而已。
  对于俘虏,张明伟都不用多说,就按照以往的经验,开始对俘虏登记造册,便于接下来的安排。这人数之多,至少也要几天时间才行。
  而对于成都保卫战的情况,张明伟既然已经知道了,他当然也是要处理的。
  四川巡抚陈士奇,没担当,不作为,张明伟直接撤了他的职,押他回京师,由朝廷处置;另外,四川巡按刘之勃勇于任事,便命他暂代四川巡抚一职,上奏朝廷,转正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从巡按到巡抚,一般来说,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巡按只是代天巡查地方,权力虽大,级别却是很小的。而巡抚,那是真正的封疆大吏了。
  这种越级提拔,绝对让人大跌眼镜。不过对于兴国公这边来说,都有长沙知府直接举荐成为内阁辅臣的例子在,这种从巡按到巡抚的事情,其实也就不稀罕了。
  不过对于刘之勃来说,那绝对是天大的喜事,最大的刺激了。于是,他对于向地方乡绅征集钱粮的事情,都能明显看出来,积极了很多。
  张明伟对于秦良玉,也同样是有奏报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