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综合其它>我在古代当先生> 我在古代当先生 第12节

我在古代当先生 第12节

  卫苏所言极是,陶瑾自然是知道四叔父常常称卫苏为小友,也以友人相待。这样一来,自己的确要低一辈,那么刚刚的行为便是再正常不过了。他舒了口气,总算缓解了一丝尴尬不适。
  陶瑾拱手揖礼,“瑾在此谢过卫先生。”
  卫苏点点头,“天色已晚,既然无事,就回了吧!”说完负手便离开。
  陶瑾连忙让开一条道,盯着卫苏的背影若有所思。如果卫苏说的是真的不会动用到陶家的名额,那么他又会以怎样的方式进入颍阳学宫呢?
  陶益直到现在才反应过来,这小子,这小子刚刚竟然冒充长辈教训他们?他怎么敢啊?而七哥的态度,竟然就这么顺从了?
  “七哥!这小子还敢占便宜……七哥你怎么能……”陶益快要跳脚。
  陶瑾回头,一把揪住他的耳朵,“平日里怎么教你的?待人接物的规矩都全给忘了?卫公子是四叔父请来的友人,四叔父是怎么交代你们的?还敢过来闹事?回去抄写陶家家规百遍!”
  今日之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可真要传进家主或者四叔父耳中,他们这些人只怕都少不了一顿苦头吃。
  陶益“哎哟哎哟”捂着耳朵直叫疼,他就想不明白了,自己也是一番好意,要替七哥出头。为什么七哥不感谢他,反而要出手教训他,他心中着实委屈。
  陶瑾看他委屈巴巴的样子,叹气松手,实在也是拿他没办法了。
  第20章
  卫苏回到自己住的小院,厅中亮起了灯。他微微一笑,果然不出所料啊。以妹妹的性子,这个时候是不可能点灯的,那么就是他猜的人来了。
  他踏步进厅中,一边笑道:“陶家主今日居然有空前来,小子有失远迎啊。”
  厅堂之中正是陶家主,他回过身来,见卫苏没有半点惊诧,似乎早就猜到了他会来一般。
  “卫郎君知道老夫来了?”陶睢奇怪他是怎么知道的。之前有什么事,都是派人请卫苏相见,今日他出其不意特意在这里等他,卫苏竟然没有半点意外之色。
  卫苏摇摇头,“陶家主看了一场好戏,可是如愿了?”
  其实卫苏之前就已经想到了,他一入陶家之时就表明了自己与陶家名额无关。说他要占用名额的流言本不该有的,可是开始一段时间还好,后来突如其来就在陶家后辈子弟之间传开了,才有了今日之事。
  要说这里面没有推手是不可能的,只要稍微想想这里面猫腻就有了。
  他刚刚也一直在推想,直到见到厅中亮灯,再看到陶家主现身就已经全明白了。
  面对卫苏戏谑的笑问,陶家主这个老狐狸面色全然未变,哈哈笑道:“如愿,如愿。还是多亏了卫郎君啊。”
  身为家主,对于陶家未来是忧心焦虑的。陶家如同一辆奔驰的马车,必须要一个好的驭者掌握好方向,才能将马车带入康庄大道,而不是失足落入陷坑或者山崖。家主正是充当了驭者这个角色,能力,心性,手段,见识缺一不可。
  他现在已经老了,培养下一代家主刻不容缓。只是后辈子侄并没有天赋卓绝的,实在没有办法,也只能在众多子侄中选择稍微好一点的了。
  陶瑾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们倾尽全力,培养出来的人。虽然各个方面还有还有欠缺,可也无时无刻不在着重考察。例如今日之事陶瑾如何自处,又如何面对处置,到现在看来,陶睢对他的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
  卫苏摇摇头,被人当了一回棋子,心中总还是有些郁闷。
  “老夫擅作主张,之前未曾通知卫郎君,在此赔罪了。”
  “那倒不必。这也不过小事一桩,不过,陶家主以后要是有什么需要卫苏帮忙之处,尽管明说便是。”卫苏坐下来,喝了一口桌上的凉茶。他话语中意思已经很明白了,有什么事他可以帮忙,却不愿意蒙在鼓里,被人卖了都不知道。
  他知道,自己在陶家这些日子多有叨扰,加上陶睢亲自替他写了荐书,这件事他也不好追究,只是提点一句便这么过去罢了。
  陶睢脸上笑出一朵褶子花,面不红心不跳,点头承诺道:“一定,一定。不过,卫郎君,你看瑾儿这人如何?”
  卫苏作为当事人,提出来的见解还是值得参考的。
  卫苏手指指腹轻轻摩挲这杯沿,似笑非笑道:“陶家未来的接班人,自然是好的。”
  “呃!”陶睢被噎了一下,知道卫苏是因为自己利用他,心中还有一口怨气。然而,自己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他轻咳一声,“卫郎君,老夫也知此事唐突,是老夫想法不周。老夫身为家主,也有太多不得已,还望卫郎君能理解为人长辈的心酸不易之处。”
  这番话可以说是很是诚恳了,卫苏也不好再过多计较,点头道:“陶家主的心思,我也能理解,谁家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陶瑾虽然也有不足之处,可心性还是很坚定的。相信只要好好培养,经历磨练世面之后,会有能力接手陶家的。”
  什么四大家,在卫苏看来,也只不过是大一点的家族势力罢了,再怎么庞大又能庞大到哪里去?后世庞大的跨国企业管理与之相比,不知强到哪里去了。陶瑾培养出来接管陶家还是绰绰有余的。
  看得出来,这次卫苏说的是真心话,陶睢点点头,也有些满意。刚刚的事早有下人将经过一一禀报过了,陶瑾虽然稚嫩了些,还算是个沉稳的。
  “还有一月之期就是论学的日子,卫郎君可准备好了?”陶睢不再提及此事,转移话题试探着问道。
  直到现在,他都还不敢相信,卫苏能够凭一己之力进入颍阳学宫。
  “还成吧,尽人事听天命。”卫苏说得轻描淡写,似乎根本就没有因为论学大典的日子越来越近而紧张。
  陶睢对卫苏不仅又高看了一眼,就论这副淡定的气度,就非一般人能有的。
  “卫公子有需要陶家的地方,尽管开口吩咐,陶某人必然全力相助。”陶睢郑重说道。
  卫苏拱手揖礼,“多谢陶家主,陶家主能够许我进藏室借阅书册就就已经帮了大忙了,卫苏铭感五内。”
  “可别这般说。”陶睢捋着胡须笑了笑,“陶家藏室根本就不算什么,天底下真正宝地当属颍阳学宫,学宫中有个藏室楼。在里面当世各种学说,杂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 ”
  听到他这么说,卫苏眼睛一亮,看来他这条路是选对了。就为了这个,颍阳学宫是他也必须去的。
  尽管外人觉得不可能,可在他看来,论学大典不就是面试?只不过面试官多了些而已。想当初他又不是没有经历过这些,有了经验,也就无畏无惧了。
  “既然你有了把握,老夫也就放心了。你也早些休息,老夫这就告辞。”
  陶睢站起身告辞,卫苏将人送至院门,这才转身回屋。
  陶睢看着他的背影,微微眯着眼,这个卫苏,可比他们陶家子要强上十倍百倍啊。如果他真能以一己之力进入颍阳学宫,那么未来陶家便需要仰仗于他了。总而言之,此子非池中之物,说不定他便是陶家的一大变数。
  颍阳学宫之中,南边一隅之地,草木葱茏,山石嶙峋,错落有致。曲径通幽处,一座雅致的竹屋出现在眼前。
  此时竹屋前的篱笆院门紧闭,陶弗恭谨的立在门前,凝神静气,如同一座雕像。
  有仆人上前,低声劝道:“主子,天色已晚,已经等了这些时候也不见此间主人,不如回去,改日再来拜访?”
  陶弗这才动了一下,抬头看看天色,然后摇摇头,“再等等罢。”
  陶弗态度坚决,仆人不敢再说话,只得退下,安静等待。
  约莫一炷香之后,小径上有动静传来。陶弗心中一震,连忙整理了自己的着装,然后满怀希冀的看向来路。
  不多时,就见一布衣老者提着鱼篓转过山石缓缓而来。
  陶弗心中一喜,待得老者近前来,深深一揖,“先生可算回来了。”
  老者眯缝着眼,上下打量了陶弗一番,最后问了一句,“来此做何?”
  “学生前来拜访先生,之前在外几年,一直没能回来看看,学生有愧。”陶弗恭敬的说道。
  “有愧什么?”老者撇了他一眼,慢悠悠的道:“想做什么便去做,我皇甫雍的学生,做事当无愧于心。”
  “学生谨记!”陶弗连忙道,先生并没有怪罪于他。
  皇甫雍点点头,“等了不少时候了吧?进来吧!”
  说完他推开紧闭的篱笆门,当先走了进去。陶弗跟在后面,这么多年了,这里的一切都没有丝毫的变化,先生也一如当年,令他感慨万千。
  皇甫雍将鱼篓放到门边,陶弗看了一眼,“先生今日收获不小,学生愿服其劳。”
  皇甫雍爱垂钓,想当年,他还在颍阳学宫中之时,经常为先生烹鱼羹,先生还曾啧啧称赞过。
  皇甫雍抚着雪白的胡须,“倒也好,多年未曾尝到你的手艺了,比之当年不知是否有进展?”
  陶弗难得有丝窘然,“学生常年在外,虽然少有亲自动手,但是当年的手艺却也不会忘却。先生今日正好品尝品尝。”
  说完,他提过鱼篓,轻车熟路的去了旁边的厨下。
  皇甫雍摇摇头,这性子倒也没怎么变,还是那般急性子。不过皇甫雍也没说什么,自己进了竹屋。
  皇甫雍在颍阳学宫资历算是最老的,如今已是颍阳学宫的祭酒,也就是一院之长。从他手下出来的学子也数以百千计,陶弗正是其中一个。然而他素来喜静,因此所住的地方,是学宫中偏僻幽静之处。
  陶弗忙碌了一阵,终于将鱼羹做好了,他亲手将鱼羹送上后,这才就坐于下首。
  皇甫雍尝了一口,满意的点点头,“还行,你这份手艺倒也没落下。”夸完一句,便直接开门见山道:“你此来想必不是为了老夫专门做鱼羹的吧?”
  陶弗被皇甫雍调侃,有些赧然,“只是适逢其会,学生来此还为了送先生几样礼。”
  “送礼?我这里倒也没什么缺的。”皇甫雍奇怪。他素来品洁良行,颍阳学宫中无人不知,敢这么明目张胆说出送礼的可不多啊!相信陶弗也不会拂了他的逆鳞,嗯,既然能让陶弗送出手的东西,定然有新奇之处。便转而笑道:“不知是什么东西,能让你跑这一趟,想来也是不错的。”
  奇珍异宝皇甫雍是不屑一顾的,能让他感兴趣的也只有新奇的物事了。陶弗既然敢明目张胆提出要送礼,那就只能投其所好,所以皇甫雍才会起了好奇之心。
  陶弗拍拍掌心,就有仆从进来,还抬了几样绑着红布的大件东西来。
  第21章
  陶弗站起来,将皇甫雍扶起身走过去,抬手揭开红布,“先生,这是学生让人做的椅子桌子,想着先生能用得上,便特意送过来了。”
  皇甫雍仔细看去,是用木材做出的奇形怪状的东西,不知是做何用?
  陶弗让人摆放好,扶皇甫雍坐在椅子上,一边笑着道:“先生您试试看,这桌椅是一套的,这般坐着,一天半天都不会累。而且坐着看书册简牍,写文章也很舒适。”
  皇甫雍试了好几回,果然如同陶弗所言。
  “好啊!没想到还有这么好的东西来,有了这个,老夫可自在舒坦多了。还是你有心了,难得还能想到老夫。”
  见皇甫雍满意,陶弗心中也高兴,“还有一样东西,还请先生鉴赏。”
  他接过仆人手中的盒子,打开来放在桌上。就见里面躺着一根竹枝状的东西,正是当初卫苏拿来送给他的毛笔。
  “这是笔墨,轻便易书写,比起刀笔来写字可轻松多了。”陶弗介绍道。
  皇甫雍闻言心中一凛,提到书卷相关的东西,他明显更加感兴趣。详细询问了用法,自己便拿起一卷空白的简牍写写画画起来。
  一开始,写下的东西歪歪扭扭糊成一团,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到后来,掌握了陶弗所说的方法,用着也顺手起来,用不了一会儿工夫,便写下了简短的文章。
  “妙啊,妙啊!”皇甫雍连连赞叹,“这东西你从哪儿得来的?”他轻轻活动了一下手腕关节,很久没有这么痛快淋漓的写东西了。他年纪大了,用刀笔刻画文字时间一长就比较吃力,而陶弗拿来的这个笔确实好用。
  “这是一个小友送予我的,这笔墨,包括这套桌椅,俱是这位小友弄出来的。”陶弗解释道。
  “你这位小友是墨家子?”在他看来,只有墨家子弟能做出这般的物事来。
  陶弗摇摇头,“并非墨家子,此子在学生的私学中学过几年,聪明伶俐有之。不过几年功夫经史子集都已经烂熟于胸。而且他为人通透,并非死读书之辈,很多想法见解非常人所能及。学生也都自愧不如。”
  陶弗的好话不要钱一般直往外冒,将卫苏夸奖得天上有地下无,倒让皇甫雍好奇起来。他是知道这个学生的,能让他真心称赞之人少之又少,至少自己还从未听这人夸奖过任何一个人。
  陶弗不遗余力将卫苏解决村里争端的事说了一遍,皇甫雍越听脸上神色越凝重。他没有想到一个黄毛小儿,竟然将百年的争端轻易解决了。此事便是换做其他智者大儒只怕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吧?
  “你说这解决办法真是他一人所谋?”看样子陶弗也不会撒谎,可皇甫雍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之前听说陶弗曾在白水县下属的云水村解决了两村争端,惊动了颍阳城郡守,还颁发了奖赏。这么说来,此事并非出自陶弗之手,而是这个叫卫苏的人,只是为何他的功劳会全然让给陶弗,自己连个面都没露,这说不通啊。
  前些日子,陶家手中出来的水车图样,他也有所耳闻,就连学宫中的墨家端木先生也都惊动了。听说墨家已经和陶家达成意向,双方合作,共同将水车推广开去,惠及民众。
  不得不说,这样一来,陶家的声望在颍阳城中达到了几十年来的一波高峰,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其他三家如坐针毡。
  原以为这是陶弗凭一己之力将陶家的局势扭转,却没想到其中还另有因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