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综合其它>殿下> 殿下 第124节

殿下 第124节

  大家又围着这奖牌欣赏一回,荣烺恰想到昨儿说丁相孙女的事,问颜姑娘几人,“丁师傅家的孙女来帝都了,你们知道么?”
  荣玥出身宗室,外家乃公府豪门,与清流来往有限,她并未听闻此事。姜颖多是跟荣烺在一处,即便出宫回家,她家乃边塞武将,更与清流无甚往来,故而也不知。
  倒是郑锦说,“听说了。我上次回家就听我妹妹说,她也是听旁人说的,说丁姑娘样貌极好,为人也很和气。”
  颜姑娘道,“她们兄妹是跟着父母来的帝都,如今丁大人任光禄寺卿。听说丁家姐弟都是很出众的人,丁家公子进了官学,现下在官学读书。他们刚到帝都,丁姑娘还没大出来走动。”
  荣烺回想着当日城门畔丁大人那一身板板正正如同叫规矩框出来的气质,再想到丁欢举止有礼,气韵轻灵,对没见过面的丁姑娘不禁生出几分好奇。
  荣烺便道,“这回秋狝,咱们都去。既这样,就把丁姑娘叫上一起,咱们也认识认识,倘性情相投,岂不又多个朋友。”
  颜姑娘道,“这样丁师傅身边也有孙辈服侍,一举双得。”
  大家都觉这主意不错,丁相本也是教她们的先生之一,丁相的孙女,必是位出众的女孩子,颜姑娘几人都愿意与这样的闺秀结交。
  第170章
  殿下
  正文第一七零章
  秋狝在即,如今帝都最热门的除了秋狝的随行名单,就是公主殿下的请柬了。
  荣烺给每个她邀请的姑娘都发了一封请柬。
  像与她相熟的楚姑娘、白姑娘等人,个个心里早有数,知道公主殿下要邀请她们去秋狝的,接到请柬也很高兴,都说,“殿下真是太客气了。”
  与荣烺刚认识不久,如宗室女荣杏等人,就颇是讶意,再未料到能参加秋狝。这样荣耀的事,她们各家都是只有个小爵位,或者没有宗爵的宗室。
  皇室秋狝这样的荣耀,莫说她们,便是她们的父兄也不敢想。
  结果,父兄们,呃,兄长也在随行名单,嗯,父亲不在,母亲也不在。
  还有父兄都不在随行之列,独她们可随驾公主殿下的。
  这可真是太荣耀了!
  想也想不到的荣耀!
  一时间,豪门贵眷尚好,他们家族显赫,基本家里都有随驾之人。
  如有王爵的在帝都宗室也好,他们是来帝都请安的各地藩王,既赶上了,没有不令他们随驾的道理。
  就是这些一向不起眼的小宗室们,一下子炸开了锅。
  大家纷纷打听,“哎,你家闺女接到公主殿下的请柬没?”
  “哎,我听到东院儿二叔家的三侄女收到了公主殿下的请柬!”
  “哎哟,这可真体面的了不得!”
  “阿弥陀佛,这是哪辈子烧的高香,咋有这么大福哩!”
  便是豪门家族也听说了,“听说公主殿下也请了好几位宗室家的姑娘。”
  “也不止宗室,除了有爵人家,清流官员家的好几位千金也受邀请随驾公主殿下。”
  官员们消息也很灵通,如颜相,他家是随驾大户,妻女都在外命妇随驾名单上,只是颜相不得随驾,他得留守帝都。
  像史太傅,身兼皇子殿下、公主殿下的经学师傅一职,史太傅与妻子、孙女也在随驾名单上。
  如这些夫荣妻贵的诰命夫人,在外命妇名单上不奇怪,她们要随驾服侍太后娘娘、皇后娘娘,但她们的女儿能随便,自然是托公主殿下的福。
  大家还发现,有此荣幸的还有一家,那便是丁相,非但丁相夫妇都在随驾名单,连丁相的孙子孙女也都在名单上。
  丁家刚送走过来送请柬的宫人,丁姑娘眼中透出喜悦,“原我还想祖父年迈,若陛下召祖父随驾,身边儿得有个仔细人服侍祖父才好。”
  丁姑娘拿起公主殿下给她的请柬,“祖母,帝都风俗虽与旁的地方不同,可我都没见过公主殿下,公主殿下竟这样深恩,我心里有些惶恐。”
  这个孙女一向稳重,难得这样欢喜。丁夫人也是双眸含笑,“公主殿下每月都会举办宴会,帝都有名闺秀,时常能受到邀请进宫赴宴。你是刚来帝都,应是殿下知晓此事,遂下帖子邀你一道秋狝。”
  丁姑娘说,“我是再想不到的。”
  丁夫人笑,“时间久就知道了,能交到许多朋友哪。”
  丁太太迫不及待的问,“老太太,公主殿下给咱们阿璎下帖了,母亲要不要明儿带着阿璎进宫谢恩。”
  “这不用。”丁夫人摆摆手,“殿下的帖子,接到后赴约就行。”
  丁太太喜上眉梢,“公主的帖子,还能有人不赴约。”与女儿道,“这可真是难得的体面,待见了公主,比为娘还有见识,为娘还没见过公主殿下哪。”
  丁姑娘道,“这来了帝都,初一十五娘也要和祖母一起进宫请安。我听说公主殿下就跟太后娘娘住在万寿宫,母亲还怕没见公主的机会。”
  丁太太一想,也是笑了。
  只是,在帝都如她这样的中等诰命车载斗辆,如何能似闺女这般,得到公主殿下的请柬,亲自能去给公主殿下请安来的体面呢。
  傍晚,丁相丁大人回府,得知此事,也挺高兴。
  在帝都,公主殿下的邀请便代表着最顶尖的闺秀。
  不是丁大人自夸,他这个女儿是极懂事的。
  丁相与孙女道,“公主年纪要小你几岁,却是个极聪慧之人,你与公主交往,能学到很多。”
  丁姑娘道,“我看过公主写的书,言语简白,格外实用。”
  丁大人道,“女子还是当以柔顺贞淑为要,读书识字非女子份内之事。”
  丁姑娘看向祖父,果然祖父皱眉嗔道,“在家还这般道学,读书识字没用,你怎么叫阿璎读书的?”
  丁大人结舌,“我,我也没教,阿璎自己就会了。”
  丁相“哦”一声,手里拈着茶盅,“原来是这样。那比你强,你还得要人启蒙、考死考活的考功名。”
  丁大人知道自己这话不合父亲心意,不敢再言。丁相却不打算放过他,继续道,“别犯傻,凡世宦大族、书香门第,有几个闺秀是目不识丁的?还真把那些道学话当真?读书识字没用,太后娘娘召我来帝都做甚?”
  丁大人求饶,“父亲恕我这道学人一遭吧。”
  丁相“哼”一声,“别再叫我听到。”
  丁大人连连保证,“儿子再不说了。”
  其他人都是心中暗笑,丁欢年纪小,就笑的有些欢,得他爹点名,“前儿官学季考,你考的如何?”
  丁欢道,“先生排了名次,儿子在班里位居第二。”
  丁大人眉毛一挑,“第一是谁?”
  “穆然,穆同窗。”丁欢说。
  “多大年纪了?”
  “与儿子同龄。”
  丁大人意外至极。
  他读书平平,死考活考才勉强考了个举人,好在有个好爹,如今也顺顺当当做到正四品。可他儿子不一样,他儿子是那种天生的读书种子。自小不论什么书,读上三遍,既可默诵。据他爹说,也只较他爹当年差一线罢了。
  这样的儿子,自小到大,在学里从未排过第二。
  便是有不如的,多是与一些年长的学子们相比。
  如今这世上,竟还有比他儿子更出众的同龄人。
  一时间,丁大人颇是不可置信。
  就听他爹道,“我还想,若有人能居你之上,便当是穆然了。”
  丁欢点头,“穆同窗的学问的确胜于我。”
  丁大人忍不住问,“爹,你也知道这个学生?”
  “我每月都会去官学讲课,自然知晓。”丁相不以为意,反是为孙子高兴,“读书有的是时间,何况人外有人,世间常法。难得能遇到年纪相仿,学识相仿的同窗。阿欢,这是上天赐给你的朋友啊。”
  丁欢也有些高兴,同祖父说,“这回我被选进蹴鞠队了。”
  丁相一喜,“今儿选上的?”
  “嗯!”丁欢重重点头,学习当然重要,但丁欢尚年少,他觉着进蹴鞠队也是极要紧的事。丁欢说,“预选队里,就选了我一个。”
  丁大人不满责备,“怪不得只得第二,光在玩儿上用功了。”
  丁欢说,“穆同窗也是天天放学在蹴鞠场踢球,也没见功课不好。”
  丁大人急,“正因人家比你聪明,你才更应用功才是。”
  丁欢说,“我可是班里第二,只是较穆同窗差一线而已。”
  看儿子这般不求上进,丁大人更急了,“状元可就一个!”
  丁欢说,“干嘛非得考状元,榜眼、探花、传胪也都很好啊,二甲之内不都一样么。”
  一听这话,丁大人险当场喷了血,怒拍桌子,“你这孩子,怎这样不上进!”
  丁相瞥一眼丁大人拍桌的手,丁大人讪讪,忙把手揣袖子里解释,“爹,我不是对你。”
  “知道你不是对我,只是有件事我很奇怪。”丁相请教自己儿子,“你一个自小读书连第二都没考过的人,怎么就敢对偶尔考第二的人指点江山呢?”
  丁相虚心问,“你是怎地自信若此的?”
  丁大人给老爹问的容色一赧,“爹,我说的是这个道理。当初儿子读书寻常,但就因寻常,才一直有奋取之心,只是囿于资质,不能肖父罢了。”
  “你是头悬粱还是锥刺骨了?落榜唉声叹气,考前点灯熬油的玩儿命,那就叫奋取?”丁相道,“齐康比你还小两岁,他在咱家住的时候,你哪天起的比他早,睡的比他晚?”
  丁大人也是给老爹奚落惯了,他说,“不是爹你说的,得休息好,读书事倍功半。”
  “我那是跟你说的么,我那是看齐康用功太过,跟齐康说的。他没听进去,你在边儿上听一耳朵,倒是记大辈子。”丁相佩服他,“你记性真好。”
  丁大人只得摸摸鼻粱表示,“爹你说的每句话,我都记在心的。”
  丁相轻哼,“那就别瞎指挥。学识之事,虽可科举,却也不是最重要的。人读书,是为明理,为明志,为实现理想抱负。将书读通,功名自可取。若读书只为功名,这便落了下乘。”
  丁相与孙子道,“人这一辈子是极长的,秋可赏月,夏可观花。读书很重要,赏月观花也一样重要。若一辈子只知为官二字,多么无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