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多子多福(清穿)> 多子多福(清穿) 第60节

多子多福(清穿) 第60节

  福晋请示了胤禛,而后亲自问了那个宫女到底是继续留在胤禛身边伺候,还是作为侍妾留在后院——
  以后未必没有获得正式名分的机会。
  但那个宫女拒绝了,修养好后便回到了前院伺候。
  福晋和张樱感叹:“她倒是清醒,知道只有留在四爷身边才有继续与他接触的机会,若是作为侍妾住到后院,只怕没多久就要被四爷忘在脑后。”
  张樱笑了笑:“要我是她,我可不选留在四爷身边。”
  福晋愣住:“为何?”
  “在前院伺候四爷,就四爷那性子,必然少不了指责。”张樱笑道,“反倒留在后院,即便能见四爷的次数减少,可到底不用再伺候人,而且福晋管家有方,府上奴才少有欺上瞒下的,即便有也不敢过分,留在后宅不比到前院好?”
  福晋轻笑:“那是因为你所求与她不同。”
  张樱点头:“到底人各有志。”
  六月,张樱刚给喃喃过了两周岁的生日没多久,康熙一行人就从塞外回来了。
  不久,老三胤祉邀请康熙到自己的园子游园用膳。
  据说康熙非常高兴,回来将老三大夸特夸,原本因他在敏妃丧礼剃头而引发的不满也就此消弭。
  此事引起了其他皇子的注意。
  胤禛去福晋那儿的次数增多,据说他也想请皇上到四爷府来游玩——
  胤禛审美不俗,府上的花园被打理得非常漂亮。
  不过康熙刚去了老三的园子,此时不是非常好的时机,胤禛与福晋决定压后一段时间。
  这一压后,就传来了康熙决定前往热河,并召见蒙古各部落的消息。
  这一次,胤禛与十三都要去。
  十三比上次更紧张,因为他有机会见到自己的妹妹。
  胤禛听了十三的话,想到了张樱与八公主所在的翁牛特部的生意,于是出发前特意让人去问了张樱。
  张樱:“……”早知道她就不忙着怀孕了。
  但既
  然已经“怀上”了,她自然不可能再跟着胤禛前往热河。
  张樱想了想,将自己在太后的帮助下,与科尔沁的合作一并告诉了胤禛:“你若见到八公主或科尔沁的人,记得帮我问问情况怎样。其他都好说,只怕遭了灾。”
  胤禛没想到她还能与科尔沁合作,眼神略有些惊奇。
  他点了点头,应下了此事。
  胤禛带上武红芙与钮祜禄两人,随着康熙的队伍前往热河,不久,在热河与提前抵达的蒙古各部相遇。
  他刚到,还没来得及去找八公主与科尔沁的人,就听苏培盛进来传话:“爷,十三爷带着八公主并翁牛特部的杜棱郡王,以及科尔沁贝勒鄂缉尔过来,说是有要事求见。”
  八公主和她的额驸,还有太后的兄弟?
  胤禛起身,让苏培盛将人迎了进来。
  八公主和她的额驸年幼,在胤禛面前并不敢造次,但鄂缉尔作为太后的兄弟,大小算是胤禛的长辈,自然不会怕他。
  刚见面,鄂缉尔就大笑着上前抱住胤禛,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四阿哥,你的侧福晋娶得不错!”
  不等胤禛细问,鄂缉尔便哈哈大笑起来:“你是不知道,我们科尔沁今年原本要迁徙过去的草场附近发生了雪崩,草场受到影响,长得可不如往年。多亏了你侧福晋的草种,我们根本就没迁移过去,今年的收成不但没受到影响,牛羊肉反倒比往年多了近两成,不少人羡慕我们呢!”
  胤禛又看向八公主,她眼里虽盈满了笑意,情绪倒是没太大起伏;但她旁边的仓津激动地满脸通红,显然今年也是大丰收!
  第60章
  事实也确实不错。
  科尔沁作为大部落, 往年不是没有牛羊收成这么好的时候,若非今年恰好遇上了本该迁徙过去的牧场遭了灾这件事,鄂缉尔还真不一定会这么高兴。
  但翁牛特部就不一样了。
  因为他们按照张樱的要求, 特意找了昭乌达盟最强盛的巴林部,请八公主与二公主说和, 提前入驻了他们今年要离开的牧场。
  一开始巴林部的人知道他们想要自己种植牧草的时候, 还觉得他们多此一举——
  毕竟大草原什么都可能缺, 草场却万万不可能缺。
  到处都是大草原,即便找不到更好的牧场,也完全没有必要学习中原那边的汉人, 自己种植东西不是?中原的汉人也只会种粮食, 也没听说他们种牧草啊!
  反正巴林部的人不看好。
  二公主也不怎么看好,但在得知此事是十三胤祥与八公主一起说服翁牛特部的后,出于帮亲不帮理的想法, 还是旗帜鲜明地站在了八公主一边,为此还得罪了巴林部好几个位高权重的贵族。
  二公主倒是不后悔, 暗地却忍不住对八公主说起自己的担忧。
  大草原各部落自古以来就是这么生活的,八公主贸贸然改变, 若能得到一个好结果还行, 可若是结果不好,八公主在翁牛特部的日子只怕难过。
  别看翁牛特部的人现在对八公主态度热情得跟什么似的,一旦发现八公主威胁了他们的利益,这群脑子不带转弯儿的蒙古汉子能当场和你翻脸,他们又做不来面上粉饰太平那套,以后八公主在翁牛特部只怕就变成万人嫌了。
  本就在蒙古人生地不熟,若与自己部落的人关系还差了,往后余生可怎么活?
  总不能一辈子都待在公主府不出门吧?
  八公主很感激二公主, 便和她说了悄悄话:“此事是四哥侧福晋的舅舅撮合,他们说了,若是第一年没能得到一个好收成,可以翻倍赔偿我们,算是给我们兜底。而且,四哥与哥哥都很看好这项合作,连太后在得知此
  事后,都想法子说服了科尔沁的人,让他们也与四哥的侧福晋达成了合作。”
  “你知道我们那么玛嬷的,平日就是个泥塑菩萨,也只有在涉及到科尔沁的事情上,她才会动弹一下。此事她若不觉得好,绝不可能说服科尔沁种植牧草。”
  二公主愣住:“科尔沁今年也要种植牧草?”
  八公主点头:“我原本还有些心慌,但在太后开口后便彻底安心了。我觉得吧,此事定然可以顺利达成,若能改善翁牛特部那些牧民的生活,我以后在翁牛特的地位反倒稳当。”
  二公主忍不住心动起来。
  这些年清廷下嫁蒙古的公主不少,但大多到了蒙古也只能融入蒙古,成为与其他人没太大差别的贵族之一,有的甚至还要与艰苦的环境作斗争,日子真算不得多好。
  这么多年做出成绩了的,也就只有一个四公主(海蚌公主)。
  二公主作为姐姐,心里不是不羡慕,但巴林部是个大部族,部族里势力繁杂,她的额驸在巴林部也没有说一不二的地位,所以二公主即便想要做出成绩也苦于没有一个突破口。
  而若此事真有那么好,二公主觉得,她或许能借此做点儿什么……
  于是她立刻回去找巴林部的人,希望巴林部今年也能试着自己种牧草,这样以后巴林部的牧民就不用每年再举家搬迁了。
  但可惜的是,根本没人搭理二公主。
  即便是二公主的额驸,对此也没什么兴趣,甚至觉得她异想天开,还准备看翁牛特部那些人的笑话。
  然后,翁牛特部丰收了。
  一开始的时候,翁牛特部没敢养太多的牛羊,而张樱拿出的草种又都是生长速度和营养价值都超过原本的牧草,甚至还能在种植的时候给土壤增加氮肥的,所以直接导致牧草的数量疯长,远远超过了牛羊的需求,而牛羊的增重速度也比以前快得多。
  翁牛特部的人发现这一点的时候,都快高兴疯了。
  为了防止牧草浪费,他们一边增加牛犊羊仔的数量,一边从年中就开始晾晒牧草,提前好几个月就开始准备
  牛羊冬天所需的牧草了。
  而因为看到了这种牧草的好处,翁牛特部的牧民对留种的那片牧草也看得愈发紧了,对其他牧草也时刻关注。
  这一关注,他们又发现有不少野生牛羊会经常跑他们的牧场来吃草。
  牧民养殖的牛羊,除了一部分自己养的牛羊生产的,另一部分可都是从野生牛羊中捕获!
  这些可都是白得的肉!
  等到康熙召见蒙古各部的时候,翁牛特部今年放养的牛羊都已经达到了几万头。
  几万头牛羊对巴林部的人而言,也许不算多。
  可对一直贫穷的翁牛特部,这简直是丰收中的大丰收啊!
  翁牛特部的人又不多,这么多牛羊即便上交了一部分给贵族,每一户牧民手中仍能分到好几百头牛羊,那些胆子大养得多的,甚至可能一家就有上千头。
  这些牛羊中,秋冬时节就可以宰杀一批。
  而钱亿冬春时来到他们部落时就说了,不管牛羊的数量多少,只要制作出来的肉干质量没问题,他全都照收不误。
  他们想要什么东西,也可以提前写好交给他或者之后来到蒙古的商队,等秋冬时节,商队过来收肉的时候会将东西带来,若是觉得给钱太麻烦,到时还可以直接拿牛羊和他们以物换物。
  牧民看向自家的牛羊,瞬间就跟看到金灿灿的黄金一样!
  那可全都是钱!
  而因为牧草充足,他们甚至可以冬天也一直喂养,等到来年春天的时候高价卖给钱亿,到时候又是一大笔钱。
  完全可以想象,翁牛特部今明两年的日子能有多好!
  翁牛特部上上下下天天都跟过节似的,一个个对八公主这位带来了好日子的清朝公主更是喜欢得不得了。
  八公主明明没有揽权的想法,她在翁牛特部的地位却也和她的额驸仓津平齐了。
  而翁牛特部的大丰收,自然让周围几个部族都忍不住眼热起来。
  而其中,又尤其以借出牧场的巴林部最为眼红。
  若非蒙古人重诺,巴林部的人能直接上门将草场抢
  回来,顺便抢走翁牛特部的牛羊!
  好在,二公主及时安抚住了这些人。
  因为相较于翁牛特部今年短暂的丰收,二公主更看重长远的利益——
  即便借出了一个草场,巴林部可还拥有好几个质量与大小都完全不输给借给翁牛特部的那个草场。
  只要明年能从张樱手中拿到草种,他们完全没必要得罪翁牛特部嘛。
  二公主分析利弊:“我十三弟与四弟关系最为要好,这草种又是我四弟的侧福晋拿出来的,你们若得罪了小八,十三弟在旁边一撺掇,我四弟也许就不许侧福晋将草种给你们了。即便给,也不可能免费。”
  “你们真要因为一时眼红,而放弃更多的利益?”
  “翁牛特部人少,才只能种植一个草场,我们巴林部的牧民比翁牛特部多了一倍有余,完全可以种植两个草场。两个草场需要多少草种,你们可算过?”
  一番连敲带打,巴林部的人总算是安分下来了。
  不止如此,因二公主与八公主关系好,巴林部的人觉得想要拿到草种还需要二公主找八公主说和,连带着二公主在巴林部的地位都隐隐上浮了许多,二公主的额驸对她的态度也变得殷勤了几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