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帝国风云> 第610章 你争我夺

第610章 你争我夺

  军事援助,最终是以捆绑的方式进行的,而不是单独提供某个军种的武器装备。
  比如,最先接受军事援助的泰国就获得了一艘“唐太宗”级舰队航母,一艘“重庆”级防空巡洋舰,四艘轻巡洋舰与六艘驱逐舰,而这些战舰足够组成一支航母战斗群,此外还获得了一百二十架舰载机,其中八十架将部署到舰队航母上,另外四十架为备份,平常部署在海军的机场上。陆军封面,泰国获得了一百二十辆中型坦克、一百六十辆履带式装甲车与八十辆突击炮,正好能够组建一个整编装甲师。空军方面,泰国获得了四百六十架战斗机与战斗轰炸机,四十中型轰炸机与六十架运输机,主要用于替换泰国皇家空军中那些已经严重过时的老式作战飞机。此外,泰国还获得了二十架反潜巡逻机,一艘大型船坞登陆舰与四艘远洋潜艇。除掉这些大型装备,泰国还将用中国陆军提供的二十四万支半自动步枪、一万二千挺轻机枪与四千挺重机枪更换皇家陆军中的全部枪支,并且将为这些枪支采购近十亿发各种口径的枪弹。要知道,在此之前,泰国皇家陆军的枪支全部来自德意志第二帝国,因此采用的也是德制口径。虽然绝大部分武器装备都是无偿提供的,但是泰国必须自行承担运输与维护费用,还得购买配套的弹药。
  为了这些武器装备,泰国将在战争结束后的五年之内分期支付十四亿华元。
  可以说,这是一笔非常大的开支,因为泰国在战争期间每年的财政预算也不到二十亿华元。只是,相对于更换全军主要装备来讲,这点花费算不了什么了。即便在大战爆发前,也需要花上数十亿华元,而以大战后的水准。至少要两百亿华元。此外,与接受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援助相比,这笔花费也小得多。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德意志第二帝国也与泰国进行了接触,而且提出了为泰军全面更换武器装备的援助方案,而泰国将为此花掉四十亿华元,仅仅是用在运输上的费用就高达六亿华元。
  更重要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提供的武器装备在性能上还差了很大一截。
  当然,这也与泰国本身有关。即泰国本来就是中国的传统友好国家,又地处南洋,离中国本土非常近。大概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当局并不认为能够拉拢泰国,所以在尝试着与泰国进行接触的时候,并没有诚心要跟泰国交好。
  在大战结束之前,同盟国集团中,总共有十二个国家接受了中国的无偿军事援助。包括泰国、伊朗、埃及、苏丹、摩洛哥王国、土耳其、希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荷兰、葡萄牙与西班牙。只是,这十一个国家并非全部在战后成了中国的友好国家,最后只有泰国、伊朗、埃及、苏丹、摩洛哥王国、土耳其与保加利亚成为了中国的新盟友,而其他国家都搭上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战车。
  只是,受援国也不仅仅是同盟国集团的成员国。
  在大战结束之前,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中国没有把援助范围扩大到同盟国集团之外,德意志第二帝国也没有这么做。主要就是,大战还没有结束,同盟国集团仍然是一个整体。所有国家都得维护这个整体的完整性,并且保持高度统一,因此就不能把军事援助扩大到集团之外。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这就是,战败国在战后的国际地位还没有确定下来,因此无法接受军事援助。
  更重要的是,某些战败国的基本情况肯定会发生变化,在战争结束之后肯定会被肢解成多个国家。因此没有受援的直接对象。
  至于中立国,在战争期间,加入同盟国集团是获取军事援助的基本条件。
  只是。到大战结束之后,这些约束就不存在了。
  在战后。中国首先把援助对象扩大到了所有国家,即只要愿意跟中国签署同盟条约的国家都能获得无偿军事援助,包括曾经的战败国。
  战后,第一个接受援助的是新加坡。
  有趣的是,为新加坡提供无偿军事援助,还闹出了一些事情来。
  这就是,新加坡是否应该做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存在?
  要知道,新加坡在战前是英国的殖民地,属于大马来亚,即后来的马来西亚与新加坡都属于英国的海外领地,由同一个殖民政府统治。只是,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新加坡一直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新加坡的居民主要是华裔与华侨,即在满清时期移居南洋的华人,而华人在马来西亚所占的比例还不到三分之一,仅为第二大族群,少于占主体的马来亚人。
  受此影响,当时很多人认为,中国应该吞并新加坡。
  至少从人口结构来说,中国有理由吞并新加坡。
  只是,这里面存在一个法理上的问题。这就是,中国从来没有统治过新加坡,在两百年前甚至与之没有任何关系。
  此外,还存在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这就是,如果中国以民族为由来吞并新加坡,那么是不是会以同样的原因,吞并其他以华人为主的地区呢?
  要知道,在全世界范围内,华人聚集地并不少。
  别的不说,在南洋地区就有上千万华人,分布在大马来亚、泰国、柬埔寨、荷属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地。如果开了新加坡这个先例,那么其他地区的华人肯定会有所行动,也就会导致地区局势动荡。
  显然,这与中国谋求、或者说是宣称建立的战后稳定秩序背道而驰。
  当然,在这件事情上,中国高层不能直接出面反对。
  在战后的第一次国民议会全体会议上,就有人提出了吞并新加坡的议案,而且新加坡的代表也在国民议会上做出陈情,提出全新加坡的四百万华人愿意回归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做出贡献。
  讨论与辩论进行了足足一个月。
  在这一个月里,国民议会甚至搁置了其他所有议案。
  在经过了极为激烈的辩论之后,国民议会最终以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而表决结果是反对吞并新加坡的只比支持的多了三票!
  正是这三票,决定了新加坡的命运。
  此后不久,新加坡就宣布成为独立国家,而且是南洋地区第一个摆脱殖民地统治的新兴国家。
  当然,新加坡的独立也是南洋地区独立运动的导火索。
  此后不到两年间,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缅甸与菲律宾先后宣布独立,随后荷属印度尼西亚也爆发了独立运动。前几个国家都很快就获得了独立地位,只有荷属印度尼西亚的独立运动一直持续到六零年代初,在一九六一年,荷兰当初才因为不堪重负,并且在镇压雅加达民众起义的行动中遭受了国际社会的严厉谴责,才不得不承认印度尼西亚独立,并且从南洋撤军。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新加坡独立之后,首先与中国缔结同盟条约,并且向中**队开放全境,在最初五年里甚至由中国为其提供基本防务。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新加坡接受了中国的无偿军事援助。
  此后,新加坡的历史发生了几次转变。首先是在一九六二年与马来西亚合并,组建了大马来亚联邦。这个二元国家仅仅维持了不到十年,在一九七一年就因为内部矛盾,新加坡再次宣布独立。两年之后,即一九七三年,新加坡与中国签署了第二份同盟条约,加强了与中国的同盟关系。
  只有一点可以肯定,新加坡一直是中国在南洋最重要的盟国。
  原因很简单,新加坡扼守着马六甲海峡,而且威胁着巽他海峡与龙目海峡,相当于控制着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咽喉要道,而中国的基本防卫圈就在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上,也就必须控制这两座大洋间的咽喉要道。
  事实上,一直以来,新加坡获得的军事援助都是最高级别的。
  在无偿军事援助之后,新加坡总能在第一时间获得中国研制的最新式武器,而且采购价格相对低廉。
  也正是如此,新加坡拥有整个南洋最精悍的国防力量。
  虽然新加坡国防军的兵力一直不多,最多的时候不到十五万,最少的时候只有五万,但是装备质量之高,甚至不比中**队差,而日常训练强度也远超过南洋其他国家,还经常派兵参与中国发起的战争。
  正是如此,很多人都认为,新加坡就是一个微缩型的中国。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不管怎么说,新加坡不是战败国,而是大战后出现的新兴国家,因此中国对新加坡的军事援助,表明中国在极力拉拢新兴国家。
  只是,战败国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庞大势力。
  更重要的是,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战后的斗争,主要就集中在争夺战败国上,似乎谁控制的战败国越多,谁的影响力就越大。rq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