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都市言情>从1983开始> 从1983开始 第277节

从1983开始 第277节

  “许非写的那个吧,我也看了。”
  “写的太逗了,我觉得比咱们的书好,咱们通篇大道理,学生考完试就扔了。”
  “别妄自菲薄,我们研究的是戏剧理论,学术课题。他这个是通俗读物,不过确实新颖,还敢骂人。”
  “哈哈,那不叫内敛,叫演不出来。”
  “你还别说,我昨天去朋友家蹭录像机,又看了遍《大桥底下》。还真是那样,龚雪演的太好了,张铁霖明显死板,以前怎么没觉得呢?”
  “以前也没人讲啊。”
  “哎,明天讲什么?”
  “明天……”
  那老师翻了翻,“明天没有,说是每篇之后隔三天。”
  “隔三天?这是等读者反馈呢,《京城青年报》跟京台合作之后学坏了,猴精猴精的。”
  “精就精吧,我正好想写封信探讨探讨。”
  他们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阅读心理,新奇,过瘾,还满足了潜藏的八卦欲望。
  吃瓜呀!
  自古群众爱吃瓜,保不保熟都爱吃。尤其在这个没有偶像和饭圈的年代,老百姓吃点瓜不容易。
  许非不往深了讲,什么体验派、方法派啊,那东西老百姓不爱看。他把自己定位于作品与观众之间的桥梁,明明白白的告诉大家,这样的叫好表演,那样的就差点。
  而且有意无意的透露一种理念:观众是影视作品的最大评审,别觉得自己跌份,得正视自己的真实地位。
  ……
  关于演技这一块,国内长期得不到重视,大部分观众缺乏概念。
  即便在后世,大家也是经过无数烂片、烂演员熏陶,忍无可忍才幡然醒悟,哎呀,演技这么重要!
  什么《演员的诞生》、《演员请就位》,本质上就是迎合这种心理才出炉的综艺节目。还有b站那些讲演技对比的视频,也是近两年才冒头的。
  那八十年代呢,烂片也不少。
  头几年电视剧大跃进,从一年几十部到几百部,再到一千多部。绝大多数都是烂片,直到86年实行许可证制度,才堪堪控制产量。
  观众看到好戏拍案叫绝,看到烂戏别扭不适,但究竟怎么个好法和烂法,说不上来。
  许非的两期专栏,最初是在大学里流传开的。大学师生文化水平高,比普通老百姓更具精神追求。
  此外还有一些专业杂志的编辑,他们也会在各类媒体上搜索信息,自然发现了这两颗炸弹。
  傍晚,报社。
  数人围坐,在下班前开了个小会。于佳佳捏着几封信,愁道:“写的多好啊,怎么反馈这么少呢?”
  “这才第二期,不是给三天时间么?”
  “不是时间的事儿,他这种风格太活泼,读者可能接受不了。”
  “我就怕他两头不讨好,读者觉得轻佻,文艺界也觉得不严肃。”
  “对,他还特年轻,老前辈肯定看不惯。”
  “再看看吧,如果下篇还没什么反应,就跟他沟通沟通,换种风格什么的,实在不行只能腰斩了。”
  腰斩?
  于佳佳急了,忙道:“主任,就算读者不热情,也不至于终止合作吧?文章质量您都看在眼里,总得发完啊。”
  “你急什么?我不说再看看么。我的意思是,如果读者没反馈,文艺界也批评,我们还要硬保,会影响报社公信力的。”
  “对,就像作家写了本书,评价不好,卖的也不好,出版社还非得说这书好,那自己找骂呢?”
  “我们沟通的时候,可是保证发完的……”
  “主任,主任!”
  砰!
  于佳佳正力争时,一个同事忽然跑进来,“主任,《中国电视报》来电话,说要转载那两期专栏。”
  《中国电视报》,央视主办的唯一面向全国发行的国家级电视报。
  砰!
  又有个同事跑进来,“《大众电视》来消息,问能不能转载该专栏的所有文章?”
  “《大众电影》来电咨询!”
  “《当代电影》让我们尽快回复!”
  “……”
  主任很尴尬,屋里很沉默,于佳佳耸了耸肩,拎包下班。
  第282章 许非说(3)
  《论影视剧的自我修养》第二篇,服化道。
  许非写的比较郁闷,如果写后世,他能喷十万字不重样。现在的影视工作者素质太高啊!服化道要贴合时代,符合人物,这是当常识来做的。
  所以他只能强调其特殊意义,呼吁大家重视,懂得欣赏。
  “服,即服装设计。化,即化妆。道,即道具和布景。
  如果剧本决定了一部作品的下限,那服化道就决定了它的上限。它是观众的第一眼审美,是评判作品的重要标准,不是用一句‘幕后工作’就能形容的。
  关于它的讨论性,更多出现在古代戏中,还是先看例子。
  图片是1983年的电视剧《武松》,齐鲁电视台拍摄,祝延平主演。
  它不仅仅是一部改编名著的古典电视剧,在很多方面,该剧都足以载入史册。比如它的叙事结构、镜头运用、武打设计等等,都达到了高度成熟。
  今天我们说的是服化道。
  《武松》堪称开创了服化道尊重历史和文化的先河,虽然当时很粗糙,但细节值得考究,基本还原了北宋末年的社会风貌。
  看图。
  书中写武松辞别宋江时,‘穿了一领新纳红袖袄,戴着个白范阳毡笠儿,背上包裹,提了杆棒,相辞了便行。’
  北宋男子的基本服饰,大概分公服、常服和平民服。武松此时不是都头,所以穿的是平民袄,长至膝盖,有袖头,夹或棉。
  至于范阳毡笠,毡笠是用羊毛或其他动物毛制成的,带宽檐的帽子。
  范阳在今保府北部以及京城这一地区,在北宋属汉族和游牧民族的交界处。当地汉族人学会了制毡技术,又拥有丰富原材料,就成了毡笠的生产基地。
  北宋驰名品牌,老少爷们都喜欢。
  所以我们再看《武松》的这身装扮,自会发现其中妙处与值得敬佩的地方,这也是服化道最根本的价值。
  我们不能拿前朝的剑来斩本朝的官,不能在春秋时期就出现胡服骑射,更不能从建筑外景到室内内景,从人物着装到桌面摆设,永远那么崭新靓丽。
  古代砖墙上没有风吹雨打的痕迹,人来人往的集市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这种‘崭新’,必须要唾弃。
  所谓一步一景有故事,一草一木总关情。
  服化道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幕后,其中蕴含的庞大信息,决定着影视剧‘塑造环境’的成败,也是作品真实感的关键来源。
  甚至承载着传播历史符号和营造美学的重任。
  再举个例子,我在电视剧《红楼梦》中有幸出演了贾芸一角,有段时间与化妆师杨树云同屋,他就为我讲述了构思黛玉罥烟眉的过程……”
  在许非饱藏私货的第二篇文章见报之后,数家全国性报刊的转载影响力,也慢慢释放出来。
  《中国电视报》、《大众电影》、《大众电视》等,每期的发行量加在一块,不亚于一次央视黄金时段的广告投放。
  在文艺界和影视爱好者的圈子里,引起了相当震动,很多人都在讨论他的专栏。
  媒体敏锐的抓住这一热点,连番采访相关人士。这货朋友也多,不少人拎出来都能颤一颤。
  “戴临风:带来了一种新视角,值得思考。”
  “陈长本:通俗易懂,多数观点并无偏颇,可以作为影视爱好者的入门知识。但有些内容未免言过其实,太过想象。”
  “陈小二:哎哟,总算有人说到表演了,不然我面条就白吃了。”
  “李雪建:这是演员的本分。”
  “葛尤:怎么没夸我呢?”
  “杨树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看到我们幕后工作者的努力和价值。”
  “汪朔:这小子就是教大家怎么看戏呢。”
  “刘恒:感觉对我很有启发,尤其赞同对服化道的论述。”
  “张铁霖:国外信号不通。”
  支持、交流、善意批评者居多,纯反对的较少。
  谁能看出来,他是真心喜欢影视艺术,并希望这个行业有大发展。
  而且他除了吐槽一下皇阿玛之外,没有开杀戒的内容。被夸到的作品和电视台,不可能跳出来喷,没被夸到的也无所谓。
  人家都写“由衷敬佩现在的影视工作者,在成本少得可怜的情况下,还能做出如此考究的服化道,着实不易。”
  你还有啥可说的?
  总之一夜之间,许老师觉得自己火了。
  “在八十年代,每个人都能当上十五分钟的学术超男。”
  ——许·中天·非
  ……
  “哎哟,许老师!”
  中心办公室里,许非迎来了一位出版社编辑,也就是前段跟自己说,先在报纸上试试水的那位。
  “不打扰您吧?省的您跑一趟,我就特意过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